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技术首页>实用知识

浅谈印刷机械的历史

2013
04-23

16:36:36

分享:
1028
来源: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zui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zui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海德堡公司的CP2000自动控制系统除了对全机从给纸、输纸及导纸、输墨、输水、换版、套准、清洗、干燥、上光涂布、喷粉及收纸等每个工作环节进行预置、调控及故障诊断之外,还具有实现印刷企业全部生产工序网络化、在线传输印前图像处理数据(CIP3/PPF或CIP4/JDF数据)等功能。进入新世纪,多数胶印机制造厂家都开发了相应的DI数字印刷机。
        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而且技术日臻成熟,该类型印刷机已经开始挤占原本属于卷筒纸印刷机的一部分市场。
        据欧洲印刷及纸加工机械制造商协会联合会(EUMAPRINT)统计数字表明,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德、法、美、意、瑞士等七国印刷机械设备2002年的销售比2001年下降了13.08%。从经济景气指数分析,欧美及中国、俄罗斯、日本等11个国家中,只有中国、俄罗斯是上升的趋势,其余均是下降的,其中,德国2002年的销售额约为68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了12%;美国的销售额约为22.7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了16%;英国2002年的销售额比2001年下降了24%,约为10.64亿美元;意大利则下降了8%,约为7.63亿美元。
        而2001年印刷机械设备年产值排在前5位的国家则分别为:德国77.3亿美元、日本39.18亿美元、美国27.02亿美元、英国14亿美元、意大利8.29亿美元。2001年印刷机械设备出口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德国63.25亿美元、日本15.78 亿美元、美国12.46亿美元、意大利10.6 亿美元、英国9.4亿美元。2001年印刷机械设备进口前6位分别为:美国22亿美元、中国13亿美元、德国12.28亿美元、意大利9.22亿美元、英国9.2亿美元、日本7.98亿美元。2002年中国印刷机械市场一花独放,印刷机械设备的销售额增长了13.8%,成为世界印刷及设备器材制造商的必争之地。
        另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印刷分会统计,2003年德国印刷机械行业产值约70亿欧元,比2002年下降了13%。其中印刷机械占48亿欧元,纸张加工机械占11亿欧元,其余为纸张生产机械。目前德国印刷技术仍居世界地位,其*超过30%,产品出口率高达80%,主要出口到美国、中国和欧盟成员国。2003年德国对华出口印刷机械3.7亿欧元,占德国印刷机械出口总额的9.8%,中国已成为德印刷机械第二大单一出口市场。而美国仍是德国印刷机械zui大的进口国,占德国印刷机械出口总额的1/6。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产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产业网,https://www.pp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