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发展按需出版 标准与版权问题需解决

2015-02-12 16:37:54互联网阅读量:2435 我要评论


导读:在传统出版备受库存压力摧残的当下,按需出版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按需印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必须承认地是,在当前出版环境下它仍是个不成熟的市场。

      导读:在传统出版备受库存压力摧残的当下,按需出版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按需印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必须承认地是,在当前出版环境下它仍是个不成熟的市场。

      按需印刷(on-demandprinting),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按需印刷又称“即时印刷”和“闪电印刷”,是数字技术在印刷环节的极好实践,即“按当天的订数印刷,第二天发货”。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能满足个性印刷、减少浪费及印刷品一步到位的要求,实现零库存、即时出书和可选择的个性印书。

      标准与版权成两大难题

      目前,按需印刷市场蕴藏着巨大机会,但必须承认的是,当前出版环境下它仍是个不成熟的市场。

      “在与出版社洽谈断版书版权时,我们发现,现在市场上找不到的断版书,一些出版社也没有电子文件,只是留下了纸质书。”黄端表示。据了解,出版社留下的断版书资源一般以PDF文件、其他格式排版文件和纸质书三种形式存在。在出版社断版书仅以纸质书形式存在时,就需要企业通过较大的硬件、软件投入,将其扫描并进行数字转换。

      版权问题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在签订合同时,虎彩传播公司都会注意相关文件是否齐备完整、版权是否清晰等。目前,虎彩传播公司主要是与图书版权归属较为清晰的出版社进行洽谈合作。“很多断版书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如今版权归属于谁?一些版权归属不清晰的图书如何才能找到相关权益归属者?这是个问题。”黄端表示。

      对于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按需印刷需要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全流程的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突破了传统纸媒的限制,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但是仍是有很多人喜爱阅读纸质版的东西。近,香港就有研究表示,还有过一半的人钟爱阅读纸质稿。所以按需出版的市场不可限量,当然是在解决了上文提高的问题之后。

      可行对策

      制定贯彻标准化与定量化生产指标

      标准化生产,不但要对各项工艺的操作进行数字化、规范化方面的约束,还要将所有生产工序予以整合,剔除整个生产线中的“无用功”,使生产流程中的各环节得到优化或简化,终实现“简单生产”。

      “简单生产”实则不简单。企业在推广初期就需要对日常生产中每道工序的细节进行有效的关注、分析,认清优点和缺点,并找出如何将优点发挥到的方案、如何克服及改正缺点的方法等。当这些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再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推广,也就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流程。这说明简单生产是一项需要*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得到真正执行,则极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的开展。

      当生产流程达到优,生产动作形成规范,相关工艺指标也就可以真正由相关数据进行约束,这样一来,相关生产环节中的消耗也就成了定量,于是“定量化生产”概念被进一步提了出来。

      定量化生产其实也是对生产的一种约束,在原材料相关指标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生产资料用量的稳定,可以使产品品质达到较为稳定的水平,这样,生产中的起伏也会呈趋于平缓的曲线模式,相应的损耗也将达到低。

      加工企业需要在后续的生产中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生产继续加以分析、改进、总结,如此循环直到差异化生产趋于稳定为止。这时,通过计算产品终的合格品率就能推算出印制此款产品的实际加放量,也就形成了初期的传统印刷中的按需印刷。不难看出,这是一项*的工作,需要广大管理者、操作者认真核对每一个相关数据并加以反复验证,这样才能保证它的顺利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标签印刷中的按需印刷方式加以试行。

      建立传统印刷按需印刷的*机制

      指标细化、随单量化模式,可以帮助加工企业对传统标签印刷中的按需印刷方案予以初步推广,但这仍然只是一个初步的过程,因为传统标签印刷涵盖了太多方面:印刷方式包括胶印、凹印、柔印等,标签材料涉及纸张、塑料薄膜、纯铝箔等。很多标签产品都需要传统印刷,在传统标签印刷中大范围推广按需印刷模式是大有市场的,因此需要建立按需印刷的*机制。

      通俗来说,*机制就是在实际生产中广泛推行精细生产,实际生产中的各细微环节均要执行操作的规范化、数据描述的清晰化,继而从中找出普遍规律,使每次生产在按需印刷的模式下再以一种随单统计模式进行分析,不断修正以往的数据,挖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各种因素,以在后续工作中再进行详细分解、简化、解决。

      技术与设备合力解按需出版版权困境

      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较早在国内启动图书按需出版工程,当时该社就想联合各出版社的资源开展按需出版。但当时各社深受盗版之害以及出于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顾虑,鲜有响应。即使按需出版发展到今天,版权问题依然是出版社关心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开发、新设备的投产,目前有关版权的加密保护等问题已初步得以解决。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推出的依托中图“易阅通”平台搭建的“中国图书按需印刷”工程,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合作方美国英格拉姆公司的按需印刷网络,实现中国图书的24小时异地直供;同时利用自身的印刷基地,将国外的数字内容引进来,就地按需造货,节省成本。这其中关键的版权保护问题,在中图的按需印刷平台已初步得以解决。

      “目前中图公司已经通过技术加密手段解决了图书的版权保护问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张纪臣介绍道。据了解,目前中图公司在接受到国外的加密电子文件后,文件提供商能够根据双方配套的技术软件,通过后台“可视”了解按需印刷的数量,且加密数字内容在15天之后就会自动销毁。“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路径也大致类似,中图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数字中心与国内外出版社进行对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版权问题,也解决了上游出版社的后顾之忧。”张纪臣介绍道。

      对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样的教育出版大社而言,每年的开学季教材印制都是场浩大的战役。据了解,以前人教社的教材胶片由北京送往各省租行单位,再由租行单位发往当地印厂进行印制,这其中面临着盗版、胶片遭修改造成错误等两个严重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自2008年开始该社通过CTP电子胶片进行传输以减少错误,如今则通过方正的按需印刷云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加密,以此来控制版权、避免错误。

      此外,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务印务管理部副主任张国鹏认为,按需印刷的设备与产品适应性还有待研发,许多产品尤其是按需设备还无法满足图片要求较高图书的生产需求;印后装订方式也有待完善,印刷幅面也是限制图书开本和成本偏高的因素。按需印刷需要提高自己的质量,特别是彩色图书的质量,而且纸张种类选择,印刷质量都需要改进。同时,按需印刷有时候可以给出版社节约一部分成本;而目前按需印刷的价格虽然在合理区间内,但是还有下行的空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