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国际新闻

德国危机意识应倒逼 “中国制造”做得更好

2017-11-13 09:23:16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阅读量:4593 我要评论


导读: 日前,德国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约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20年后会更好。

  日前,德国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约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20年后会更好。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财经时评人闻一言文章表示,在*都普遍认可“德国制造”时,德国人却说,如今,“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这种“自省式”的危机意识,凸显出“中国制造”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也呈现出“中国制造”一步步从低端制造向制造的转变,让人看到了近年来,伴随高铁、无人机、智能手机等远洋出海,“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赞誉之下,国人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中国制造”所取得的成功和与世界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不要因为在某些制造领域处于的地位,就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和毛病。
 
  文章分析,纵观“德国制造”,有“中国制造”*的部分。柏林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在制造业领域居世界同行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而“中国制造”在叫得响的品牌仅有华为、高铁等少数几个品牌。
 
  “中国制造”在品牌建设上与“德国制造”存在的差距还比较大——这是中国以前不注重品牌建设所留下的“后遗症”,也是“中国制造”实现真正意义上腾飞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
 
  品牌建设体现出一个国家整体的制造能力、水平和效益,“中国制造”要想在世界制造之林真正“立”起来,需要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建立起品牌优势与,才能确保“中国制造”从低端制造向制造转变,从而树立起“中国制造”真正的形象与企业的灵魂。
 
  从行业整体利润回报率来看,“德国制造”都是利润率极高的行业。德国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在德国对外出口的全部产品中,制造业产品占到71%。而相比之下,近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由于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加上国内外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中国制造”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研发和新品开发没有把握住市场的脉搏,造成了中国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生产经营形势趋于严峻,产能扩张出现转换拐点。
 
  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却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经济80%是实体经济,传统产业占有相当比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当别人为“中国制造”“新四大发明”羡慕不已时,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到提高整体能力和实力上来。
 
  德国力推的“高科技战略”通过在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间建立“创新联盟与战略伙伴”关系等举措,以较少的政府投入拉动数倍的经济界研发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凡是中小企业研发项目,经过政府相关部门考察、通过,均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补贴比例高为45%,高单笔补贴可达35万欧元;另外还可享受信贷等方面支持。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广大中小企业舍得投入,不间断地创新、研发,许多企业做到了。一大批德国制造企业诸如斯蒂尔、费斯托、海瑞克等,成长为机械行业的“世界”。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也在推动“双创”,努力创造一个宽松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上来,既着眼大制造,也要注意小制造;既实现“中国制造”在高铁、无人机、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快速进步,也要实现“中国制造”在传统制造领域的新突破,在传统制造行业培养出具有能力与水平的企业和品牌。届时,中国或将让世界再一次惊奇与叹服。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