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企业关注

林畅茂:我们正行驶在智能化的路上

2017-10-17 09:10:44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阅读量:1300 我要评论


导读:  印刷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对印刷业来说,智能化既是艰巨任务,又是追求目标。

  印刷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对印刷业来说,智能化既是艰巨任务,又是追求目标。
 
  目前,传统印刷正在向现代印刷迅速转型,智能化的提出,打破了平静,印刷业如何发展已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企业应去除浮躁,静下心来想问题,总结这么些年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规划未来智能化发展蓝图。
 
  智能制造的提出,与老牌工业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国家强大的工业化,是智能化的强大支撑,也是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支撑。印刷智能化离不开“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没有智能机器的投入,智能印刷就无从谈起。印刷中的很多问题都与互联网+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印刷工艺技术是互联网项目,如网络印刷、云技术等,离开互联网就玩不转。所以,印刷智能化与互联网+高度融合,才能结出丰硕果实。
 
  印刷智能化离不开“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没有智能机器的投入,智能印刷就无从谈起
 
  对智能化的认识
 
  印刷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对印刷业来说,智能化既是艰巨任务,又是追求目标。让智能化植根于印刷的沃土,打造本土品牌,创造适合本土特色的智能产品是走向印刷强国的必经之路;智能化是新生事物,事关产业发展,再难也不能退却,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智能化是追求目标,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培育智能化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智能化的过程,成功一项,巩固一项;要克服事不关己的想法,不要认为智能化制造与己无关,生产什么设备就用什么设备,其实印刷智能化大的受益者是印刷企业,是终端用户,各个环节理应携手向前。
 
  机械化、自动化、程控化是智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发挥印刷业的传统优势,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做好高新科技的探索和实践。
 
  数字印刷推动智能发展
 
  数字印刷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演变,其打开了通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将“一张起印、一本起印”变成了现实,拥有明显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的技术,使用却一波三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不适宜大批量印刷 ,对于大批量的书刊、包装产品来说成本太高;影响数字印刷被广泛应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胶印技术非常成熟,无论印刷质量和印刷成本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数字印刷的推广虽然困难重重,但其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整个印刷行业智能化的实现有助推作用,对绿色印刷的实现有促进作用,需加大发展力度。
 
  包装印后智能化需加快步伐
 
  包装印后智能化力量薄弱。目前虽然有些后加工设备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不少环节仍是手工操作。未来,智能印刷、智能包装应当成为主攻方向,尤其是纸质包装,规格多、品种杂,包装模具、裁切方式都需要实现智能化。必须改变现在一个规格一种裁切模具的繁琐方式,生产出由数字控制的智能包装机械,以提升包装后加工的生产能力。
 
  由于包装种类繁多,有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不同的材质印后加工工艺不同,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智能化程度,逐一研究,逐个突破。
 
  智能化势不可挡
 
  智能化实现有其必然性:一是智能化是建立在机械化、自动化、绿色化基础之上的,符合国家发展方向。智能制造是国家发展战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有高新科技的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大量高新技术支撑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智能印刷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如CTP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网络印刷及云技术等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剩下的任务就是针对整个智能化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逐个攻关,各个击破。
 
  当然,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需要对印刷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出多套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实施。
 
  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智能化后劳动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劳动力将退出生产岗位,势必会造成一批工人离开岗位。对于智能化可能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需做好消化工作。
 
  印刷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相信不久的将来,印刷产业将出现全新的面貌。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