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克阀门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工业阀门,蒸汽系统阀门,控制阀

包装印刷产业网收藏该商铺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蒸汽阀门在卷烟行业节能减排的成功应用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高新区泰山路向街5号
邮编:215000
联系人:瑞克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ppzhan.com/st41821/
公司动态

蒸汽阀门在卷烟行业节能减排的成功应用

点击次数:437 发布时间:2014-8-26

卷烟的生产离不开蒸汽,蒸汽设备控制的好坏对卷烟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蒸汽系统(包括凝结水回收)对于卷烟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蒸汽的有效控制及凝结水的顺畅排出及回收得到了烟厂技术、生产、能量管理人员高度重视。

某卷烟公司,制丝车间是该卷烟厂的核心部门,卷烟的品质、企业的效益取决于制丝车间的生产水平。前段时间,动力和暖通方面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常会发现一些冷凝水回收的带温控阀的换热设备存在水锤、腐蚀、温控阀震荡、温度上不去、失流现象。严重的情况:如盘管式换热器盘管震裂震断现象。这就造成他们的困惑,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次侧:主管道蒸汽压力10barg,经过减压阀减压至3barg,经过气动控制阀进入换热器,蒸汽释放出热量后,变成冷凝水,经疏水阀回到冷凝水管道,再回到锅炉房软水箱,软水箱距地面高度6米,考虑到冷凝水管道的长度以及压损,疏水阀后背压至少1barg;

二次侧:冷水温度10℃以下,换热器出水口温度80℃,控制器设定温度80℃,上下偏差±2℃。控制阀的选型是根据换热器的zui大负荷来选的,即控制阀通过的蒸汽的zui大量必须满足换热器的zui大负荷。二次侧循环泵的泵水量固定,刚起机时水温zui低,负荷是zui大,当水温逐渐升至设定温度(82℃),负荷zui小,理论负荷值为0。水温从10℃升至78℃过程中,控制阀全开,换热器中蒸汽压力为3barg,疏水阀正常工作。从78℃升至82℃,控制阀从100%的开度到*关闭。流量急剧下降到平缓下降zui后到零,换热器中蒸汽的压力急剧下降到平缓下降,当水温升高到79.2℃(相当于从78℃到82℃范围的30%),控制阀的开度降为70%,蒸汽流量降到zui大流量的30%,换热器中的蒸汽压力降到1barg左右,这时疏水阀前后压力相等,疏水阀将无法输水,换热器开始积水。蒸汽继续补充到换热器中,换热器中的蒸汽继续释放出热量,变成冷凝水(注:相同质量的饱和蒸汽变成相同质量的饱和水,水的体积大约只是蒸汽体积的千分之一)。换热器中的冷凝水将越来越多,直至二次侧的水温升到82℃,控制阀*关闭,换热器中不再有蒸汽补充进来,换热器中的蒸汽继续冷凝成水,换热器中甚至出现真空状态。当二次侧的水温从82℃以上降至78℃以下,控制阀又从*关闭逐渐到*打开,换热器中蒸汽的压力逐渐上升,升到1barg以上直到3barg.疏水阀又开始正常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水锤、腐蚀、温控阀震荡、温度上不去、失流等现象。

述问题的存在,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工艺制程,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问题就严重了。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针对上述问题,瑞克阀门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的蒸汽专家,经过几十年对蒸汽疏水系统的研究,总结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工况,并研究开发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疏水泵阀,疏水泵阀是加热设备回收冷凝水的很好选择。。

这些工况是:

  1. 向压力高于蒸汽使用设备蒸汽压力的地方排水;
  2. 有些蒸汽设备所需的蒸汽,其压力要求比大气压低,即将冷凝水从真空区排放到大气中;
  3. 使用低压蒸汽的装置所产生的凝结水,升高到相当于该压力的水头高度时;
  4. 使用的蒸汽压力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时,向大气中排放这些冷凝水。
  5. 使用温控阀的蒸汽设备,其冷凝水回收,冷凝水管道有一定的背压时;

疏水泵阀

疏水泵阀设计*,它既是疏水阀又是机械式冷凝水回收泵。在正常工况下(前后压差满足其zui小压差),是以浮球式疏水阀模式来疏水。在特殊情况下(即前后压差不能满足其zui小压差,甚至是负压差)自动转换成泵的模式来排水。疏水泵阀非常小巧,相对容易改造安装。

使用疏水泵阀的好处

1.提高生产效率;

2.防止热交换器“失流”;

3.有效回收冷凝水,节能;

4.不会发生普通离心泵常见的汽蚀和密封、轴承、叶轮损坏问题;

5.无需电力,操作简单可靠。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包装印刷产业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pp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包装印刷产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