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技术首页>印刷技术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食品温度计SI-692

食品温度计SI-692回放

开播时间03-16 09:30

产品推荐

更多>

不干胶防伪标签烫金工艺

2015
07-22

15:28:05

分享:
2537
来源:
  导读:现今我国的不干胶标签的需求量每年正以超出20%的比率快速增长。不干胶标签市场大小约4.5~5亿平方米每年。其中烫金技术是不干胶印刷的zui重要的工艺。
  
  不干胶业内称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现今我国的不干胶标签的需求量每年正以超出20%的比率快速增长。不干胶标签市场大小约4.5~5亿平方米每年。所以现行对不干胶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了,广泛使用于商业标签印制和丝网印刷。其中烫金技术是不干胶印刷的zui重要的工艺。
  
  总的来说不干胶包含多种烫金工艺:冷烫金,圆烫金,平烫金等工艺。根据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方式,其烫金方法分为单张纸烫金和卷筒纸烫金。单张纸烫金向传统的烫金工艺相同,在烫金机上加工。卷筒纸烫金是在标签联动机上完成的,是应用zui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目前,卷筒材料烫金有以下几种方式:
  
  轮转机上冷烫金
  
  这是一种烫金新工艺,不再使用加热后的金属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剂的方法,使金属箔转移,实现烫金。工艺流程是:在印品需要烫金的位置先印上UV压敏型粘合剂,经UV干燥装置使粘合剂干燥,而后使用特种金属箔同压敏胶复合,再剥离金属箔,于是金属箔上需要转印的部分就转印到了印刷品表面,实现冷烫金。冷烫金工艺成本低,节省能源,生产效率高,可利用现有的设备部件,不需增加附加装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
  
  轮转机上圆压圆烫金
  
  圆压圆烫金所用的烫金版为滚筒状,烫金时与压印滚筒对滚接触,实现烫金。圆压圆烫金适合在连续式输纸的轮转型标签机上使用,但对输纸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印刷速度有影响。但相对于平压平烫金,大大提高了效率。圆压圆烫金辊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长版活烫金。
  
  标签机上平压平烫金
  
  凸版标签印刷机无论是平压平还是圆压平型设备,由于卷筒纸间歇给纸,所以烫金全部采用平压平方式。一般情况下烫金工位为独立的单元,也有一些机型烫金向模切共用一个单元,分开使用。
  
  多工位平压平烫金
  
  有些机型有两个工位的烫金单元,如日本Shiki的SMHC-45-MWL标签机,其一个单元靠近印版,完成横向烫金,另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完成纵向烫金。该机型可同时进行双色烫金。
  
  加工机上平压平烫金
  
  加工机是专为加工印刷后的卷筒标签和不需印刷的标签而设计的。烫金是加工机的一个功能、加工机上的烫金装置普遍采用平压平方式,其工作原理同上述标签机。
  
  根据不干胶烫金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先烫金工艺和后烫金工艺,其中先烫金是指在标签机上先烫金,然后再印刷;而后烫金是指先印刷,zui后再烫金。先烫金和后烫金的关键是油墨的干燥问题。使用的油墨不同,标签印制就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先烫金和后烫金两种工艺:
  
  1.先烫金工艺
  
  用间歇式输纸烫金部件安装在前的标签机使用普通油墨印制标签时,采用先烫金工艺,由于使用的油墨为氧化聚合干燥型,印后的墨层*干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烫金图纹必须避开油墨。避开油墨的方法就是在卷筒材料上预先烫金,然后再印刷。
  
  采用先烫金工艺要求印刷图纹和烫金图纹是分离(并列)的,因为电化铝表面光滑、不着墨、不能印刷。先烫金可防止油墨蹭脏,保证标签印刷质量。
  
  2.后烫金工艺
  
  后烫金工艺应用在烫金部件安装在后门的标签机上,印刷使用UV油墨。卷筒材料首先印刷,并经过UV干燥装置使油墨瞬间干燥,然后在油墨干燥后的材料表面或油墨表面烫金。由于油墨已干燥,烫金图纹与印刷图纹既可并列也可叠印,不会发生油墨蹭脏现象。
  
  两种烫金方式中后烫金是较理想的方法,也给标签图纹设计带来方便,扩大了烫金图纹的应用范围。但受设备功能的局限,其标签印刷成本相对也高。先烫金工艺适合简单图纹的小标签加工,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是中小型印刷厂常用的方法。
  
  总结:做好不干胶烫金,是抓住标签印刷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掌握不干胶烫金工艺是分成必要的。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产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产业网,https://www.pp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