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企业关注

开启“塑料循环之旅”,向更蔚蓝的海洋出发!

2022-06-10 09:57:00SABIC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阅读量:1601 我要评论


导读:为了助力海洋恢复元气,尤其是减少塑料废弃物给海洋带来的压力,SABIC长期致力于探索研发优化塑料生产、使用、循环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全新方式。

  浩瀚、幽蓝、神秘莫测而又开阔包容……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滋养着这颗蔚蓝星球上的万物众生。今天是联合国第14个世界海洋日,呼吁各方共同参与到守护美丽大海的行动中来。
 
  为了助力海洋恢复元气,尤其是减少塑料废弃物给海洋带来的压力,SABIC长期致力于探索研发优化塑料生产、使用、循环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全新方式。我们在TRUCIRCLE™可持续解决方案旗下推出的再生海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为解决海洋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让塑料废弃物不再成为“被错置的资源”。
 
  减少海洋塑料废弃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你听说过“趋海塑料”吗?
 
  划重点
 
  什么是趋海塑料?
 
  趋海塑料指从距离海岸线50公里半径范围以内入海水道与内陆区域回收的废弃塑料。
 
  它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被回收?
 
  趋海塑料被打捞分类后,可以通过物理回收方式,将这些废弃塑料重新粉碎后再制成新产品,或者借助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将回收的消费后塑料分解,从而实现塑料的反复循环利用。
 
  回收后的塑料都被用在了哪里?
 
  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回炉再造”后的塑料已经被应用于人们日常所需的各类消费产品中,例如鼠标、电视遥控器、电动剃须刀、食品包装、计算机和汽车座椅的风扇外壳、电气连接器和外壳等。
 
  物理回收,一场塑料瓶粉碎行动
 
  回收趋海塑料的途径之一是物理回收,也就是将收集起来的废弃塑料粉碎后再制成新产品。
 
  俗称“宝特瓶”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饮料瓶是海滩上和海洋中最常见的塑料垃圾。通过对海岸周边的废弃PET塑料进行物理回收,SABIC推出了新型海岸周边消费后再生材料XENOY™ PC/PET改性料。根据SABIC在内部开展的生命周期评估(LCA)研究,每生产1千吨该材料,相当于从海洋中打捞回收2400万个一次性用途的0.5升PET 水瓶。
 
  这款材料的趋海塑料含量已经获得了权威认证。2021年7月,SABIC中国南沙工厂生产的XENOY™ T2BX2500 UV PC/PET 共混塑料产品经UL验证含有20%趋海塑料,SABIC也由此成为全球首家通过UL2809环境影响评定、获得趋海塑料含量验证的化工企业。
 
  你甚至也许已经现实生活中跟这款材料打过照面。SABIC与微软在去年9月合作推出了以再生海洋塑料为原料的消费电子产品——微软海洋塑料鼠标,这款鼠标的外壳就使用了含有20%再生海洋塑料的XENOY™树脂。塑料就此实现了这趟从海边到指尖的循环之旅。
 
  打破重组,先进化学回收显成效
 
  与物理回收相比,化学回收是一种相对更复杂的技术。它可以将回收的消费后塑料先分解为原始成分,再重新组合制造原料,从而实现塑料的反复循环利用。
 
  去年,SABIC与马来西亚塑料回收公司HHI开展合作,充分运用SABIC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推出以混合趋海塑料为原料的经认证可循环聚合物。在此次合作中,HHI在马来西亚的合作伙伴们首先从海岸线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入海水道与陆地区域回收相关材料,由HHI将其转化为热裂解油。随后,SABIC使用该热裂解油代替传统化石原料,进而生产出全新的可循环聚合物。
 
  保护海洋无法依靠任何人的一己之力完成。SABIC致力于与价值链伙伴开展由创新驱动的协作,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
 
  塑料循环,构建可持续未来
 
  回收趋海塑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有助于提高塑料回收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重复利用资源也可以减少化石原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SABIC TRUCIRCLE™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趋海塑料产品最大发挥了SABIC的技术创新优势,赋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SABIC持续探索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以及应对环境问题和行业挑战的坚定承诺。
 
  为了海洋的未来,也为了人类的未来,在2022年世界海洋日之际,SABIC与你一起参与“振兴海洋集体行动”,保护地球的生命之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