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介绍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与电子电器作为注塑产业最具活力和创新潜力的两大应用领域,正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本届大会深度聚焦材料创新与先进注塑/模具技术在汽车及电子电器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助力产业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
二、大会亮点
前沿应用技术: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新材料、注塑成型等领域最新应用成果。
行业垂直聚焦:设置汽车、电子电器两大专场,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对接细分领域需求。
产学研用协同: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院所、材料商、装备商、模具厂、制品企业、主机厂/品牌商),推动技术转化与协同创新。
绿色智能驱动:贯穿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理念,探讨可持续材料规模化应用、节能工艺、注塑工厂智能化升级与工业4.0实践。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注塑制品专委会
浙江省塑料机械行业协会、北京化工大学英蓝实验室
协办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委会
InfoCon易肯资讯
支持单位:(更多支持单位确认中)
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华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深圳振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四、日程规划
时间 | 安排 | |
11月20日 | 下午 | 签到 |
|
| 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2025年理事会 |
11月21日 | 上午 | 主论坛:产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 下午 | 分论坛一:汽车专场 主题:轻量化·电动化·高可靠 |
|
| 分论坛二:电子电器专场 主题:微型化·高精密·智能化 |
11月22日 | 上午 | 工厂参观 |
五、主要内容(具体议题以现场为准,若您有更好话题与建议,欢迎联系组委会。)
主论坛:产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1. 开幕式
2. 主要内容
o 宏观视野: 全球注塑产业链变革与中国机遇
o 技术风向: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高流动性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应用突破
o 工艺革新: 微发泡注塑、多材料共注、高精度微成型技术进展
o 未来智造: 注塑工厂智能化升级路径与工业4.0实践
3. 圆桌对话
o 主题:新材料、新工艺、新场景——如何构建注塑产业创新生态?
分论坛一:汽车专场(主题:轻量化·电动化·高可靠)
o 轻量化攻坚: 长玻纤增强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身/内饰的应用
o 功能集成设计: 多部件一体化成型技术(如IMD/IME)案例解析
o 电动化机遇: 电池包结构件、高压连接器的材料与工艺解决方案
o 可持续实践: 再生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规模化应用路径
分论坛二:电子电器(主题:微型化·高精密·智能化)
o 微型化与高精度: 微注塑成型技术、光学级零件表面控制工艺
o 功能材料应用: 电磁屏蔽材料、导热塑料、LDS天线材料创新
o 模具智造: 精密叠层模具、热流道系统在连接器/传感器生产中的优化
o 品质管控: 精密注塑件的尺寸稳定性与缺陷分析解决方案
六、部分确认嘉宾(更多嘉宾信息持续更新中)
七、配套活动
1. 创新技术展览
o 展区:新材料样品、智能注塑设备、模具设计软件、检测仪器等。
2. 工厂参观
o 参观宁波本地标杆企业,实地考察智能化、数字化产线。
八、参会对象
· 注塑产业链企业: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模具厂商、制品企业
· 下游应用行业:汽车主机厂、汽车塑件厂、电子电器品牌商等
· 科研机构:高校材料学院、机械工程领域专家
九、参会费用
· 注塑制品企业:参会免费,每家限2人,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其他企业(材料、装备、模具等)
人数 | 1人 | 2人 | 3人及以上 |
注册费 | 2200元/人 | 1800元/人 | 1400元/人 |
优惠价(11月1日前) | 2000元/人 | 1500元/人 | 1100元/人 |
备注:费用包含餐饮、茶歇、会议资料;住宿和交通费用自理。
十、联系组委会
报告申请:
陈园军:13918264183(同微信)
赞助、参会联系:
陈园军 手机: 13918264183(同微信)邮箱:cyj@infocon.com.cn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