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杰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丝印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时间:2021-3-26阅读:120
分享:

​丝印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唐代文化向东传播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到了中东和欧洲,同时也把镂孔纸型版工艺技术传到了西方。

至此,作为一种印刷术已基本形成,因为它不只是纺织行业的产品后加工的一种手段,而是能用自己独立的印刷产品为社会直接服务了。

丝印机从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才开始采用感光材料制版,使精密图像的丝网印刷成为可能,丝网印刷开始应用于印刷线路板及厚膜集成电路的制造。用于感光制版的感光剂最初主要采用重铬酸盐类,20世纪50年代初,碳素纸(以重铬酸盐为光敏化剂)开始用于间接制版法,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又把乙酸乙烯放在*水溶液中乳化聚合成乳液,并加入重铬酸盐制成感光乳剂,直接涂布在丝网上作为感光膜层,这就是后来得到广泛应用的重氮直接感光制版法。由于对6价铬公害的规定变得越来越严格,从20世纪70年代起,丝网制版开始全面使用重氮树脂作为感光剂。

此后,丝印被广泛地应用于印刷线路板及厚膜集成电路的制造中。丝网印刷成为电子元件制造业中*的一部分对印版的精度及稳定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开始了对丝网预涂感光版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感光材料方遍使用比重氮树脂更稳定的感光性树脂,使丝网预涂感光版得丝网印刷油墨也逐渐得到了改良,从以往的热固型油墨发展成用光敏固化树脂作为连结料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同时开发出的还有以水溶性连结料为载体的水性油墨,从而取代了以往的需由有机溶剂为载体的溶剂型油墨。

丝网印刷机也从手动式向半自动式、全自动式及自动化方向发。印刷速度也从半自动式的700张/小时提高到全自动式的

1500张小时左右。并且从平面平台式印刷发展到轮转式圆网印刷,使印刷速度达到了张/小时左右。

回顾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丝网印刷与般印刷技术发展的明显区别在于:一般印刷技术是以大量传播信息方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丝网印刷是以谋求某种逼真图像和多种印刷效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今后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应当摆脱过于简单的手工印刷方法,大量使用科学手段,不断进行技术改造

丝网印刷的发展扩大了其应用领域,在纺织、陶瓷、容器、标牌、广告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丝网印刷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应用领域已进入高科技的范疇一厚膜超集成线路和薄膜超导材料的印剧。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