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宣一泵阀有限公司>> ZJP系列罗茨真空泵2
一、ZJP系列罗茨真空泵概述:
ZJP系列罗茨真空泵是一种结构完善的容积式的真空泵,它的是在较低入口压强下具有较高的抽气速率,而且可以达到相对高的极限真空泵。由于该泵直接用于抽气的主要零件如轴壳、转子和端盖之间无相对运动接触,所以ZJP系列罗茨真空泵运行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小。目前这种泵普遍用于真空冶炼、真空焊接、真空浇铸、真空喷涂、真空动力试验以及化工制药、电真空铸件制造等在该型泵所能达到的真空范围内的各种真空处理。
ZJP系列罗茨真空泵与ZJ系列罗茨真空泵一样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有前级真空泵串联,待被抽系统中的压力被前级真空泵抽到罗茨真空泵所能承受的入口压强时才能开始工作,否则将会因过载和过热而损坏。
二、ZJP系列罗茨真空泵的结构原理:
1、ZJP系列罗茨真空泵带有旁通阀,它是ZJ系列罗茨真空泵的派生产品。抽气原理同ZJ系列罗茨真空泵一样,也是利用一对8型转子在泵壳中保持一定的间隙,作等速反向而产生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所不同的ZJP系列罗茨真空泵的进排气口连通,在通道上垂直地装置着一个自重阀。其作用是当进口和排气口的压力差与阀的有效作用面积的乘积超过阀头的自重时,阀头就自动顶开。这个数值是设计的泵可靠运转的压力差值。因此这种阀实际上就是一种过载自动保护阀(见下图)。
2、二个轮子被支撑在泵壳侧面端的滚动轴承中。依靠一对可调的同步齿轮使二个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相互位置,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端面间隙是靠固定端轴承下面的可调金属垫片来保证,使ZJP系列罗茨真空泵在工作时因受热而转子只能向一面膨胀。
3、端盖内的四组内轴对是为了防睛两侧润滑油进入泵壳,出轴处油封是为了防止气体流入泵内。
4、为减低泵温,除最小二种规格的泵外,均装有齿轮箱冷却器和出轴油封冷却器。
5、电动机的动力通过联轴器传给主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传动从动轴。
6、ZJP系列罗茨真空泵均设计为卧式结构,采用联轴器与法兰电机直联。
ZJP型罗茨真空泵结构图
三、ZJP系列罗茨真空泵使用特点:
1、ZJP系列罗茨真空泵的特点是具有过载自动保护,而抽气性能与ZJ型罗茨真空泵相同,即是在较低入口压力时具有较高的抽气速率,但因为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干燥的间隙密封结构,要获得一定的抽气速成率和极限真空,也必须降低前级压力,减少返流,因此使用时必须有一台前级真空泵串联,且待前级真空泵抽到一定压力后罗茨真空泵再开始工作,这样才是的。
2、ZJP系列罗茨真空泵前级真空泵一般为油封机械泵,但如果极限真空要求不高时,可选用其他形式的粗真空泵作为前级泵,特别在抽除含有大量水蒸汽的气体时,选用液环真空泵作为前级泵是很理想的,当然所有达到的极限真空度要低些。
>> 因转子采用高精度专用数控机床加工,并作精细平 衡校验,具备良好的几何对称性,转子啮合间隙均匀。泵体、侧盖采用专用机床加工,精度高。因此本公司罗茨真空泵运转平稳、噪声低、振小、极限真空度高。
>> 因泵的传动部件采用可靠的消隙结构,故泵可高 压差下长期工作。
>> 起动快,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限真空。
>> 因泵腔内无互相滑动的零件,无需用油润滑,避免了油蒸汽对系统的污染。
>> 安全可靠,ZJP系列本身配带旁通阀起自动保护作用。
>>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左、右、下面三个排气口可以任选一个,方便用户安装。
四、ZJP系列罗茨真空泵型号意义:
五、ZJP系列罗茨真空泵性能参数表:
型号 | ZJ-30 | ZJ-70 | ZJ-150 | ZJ-300 | ZJ-600 | ZJ-1200 | ||
抽气速率(L/S) | 30 | 70 | 150 | 300 | 600 | 1200 | ||
极限压力(Pa) | 5×10-2 | |||||||
允许压差(Pa) | 5300 | 5300 | 4500 | 4500 | 4000 | 4000 | ||
转速(r/min) | 2940 | 2940 | 2900 | 2900 | 2900 | 2900 | ||
口径(mm) | 进气口 | 50 | 80 | 100 | 150 | 200 | 250 | |
排气口 | 40 | 50 | 80 | 100 | 150 | 200 | ||
净重量(kg) | 75 | 100 | 215 | 480 | 503 | 1580 | ||
配用功率(kW) | 0.75 | 1.1 | 2.2 | 4 | 5.5 | 11 |
ZJP系列罗茨真空泵的性能表
罗茨真空泵故障 | 罗茨真空泵原因 | 罗茨真空泵消除方法 |
极限压力不高 | 管道、系统漏气 | 系统检漏 |
泵部分漏气 | 对泵进行检漏 | |
前级泵极限压力下降 | 修理或更换前级泵 | |
润滑油太脏或牌号不符 | 更换润滑油 | |
油封磨损 | 更换油封 | |
旁通阀处漏气 | 对旁通阀进行清理 | |
抽速不足 | 管道通导能力不够 | 增大管道通导能力 |
前级泵抽速下降 | 修理或更换前级泵 | |
旁通阀处漏气 | 对旁通阀进行清理 | |
电动机过载 | 入口压力过高 | 调整、控制入口压力 |
转子端面与端盖单面接触 | 调整转子端面间隙 | |
前级泵返油进泵腔 | 安装防返油装置 | |
旁通阀卡阻,使出口压力过高 | 对旁通阀进行清理 | |
过热 | 选择的前级泵抽速不够,造成压缩比过大 | 重新选用前级泵 |
入口压力过高 | 调整、控制入口压力 | |
冷却不良 | 畅通冷却水 | |
齿轮箱润滑油过多 | 调整油量 | |
转子与泵壳接触 | 修整 | |
齿轮、轴承、油封润滑不良 | 保证油量适当,润滑良好 | |
声音异常 | 装配不良 | 重新装配 |
导向齿轮与转子位置偏移使转子相碰 | 调整位置、保证间隙 | |
入口压力过高 | 调整、控制入口压力 | |
过载或润滑不良造成对齿轮的损伤 | 更换齿轮 | |
轴承磨损 | 更换轴承 | |
轴承、齿轮早期磨损严重 | 润滑油不良 | 更换润滑油 |
润滑油不足 | 补充润滑油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包装印刷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