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屏的画面编辑:
1号画面:除了用文字串键入一些说明外,使用三个功能键,均是担任画面跳转功能的。
左行箭头功能键:定义为“画面跳转"、“3"。文字提示:监控。按此键转转3号“监控"画面;
右行箭头功能键:定义为“画面跳转"、“2"。文字提示:设定。按此键转2号“设定1"画面;
下行箭头功能键:定义为“画面跳转"、“5"。文字提示:帮助。按此键转5号“操作说明1"画面。
2号画面,编辑和定义了两个“设定型"寄存器,用于设定“裁切长度"的寄存器D3510和用于设定“减速距离"的定时器D3550。此外,还编辑了两个画面跳转功能键画面。
上行箭头功能键:定义为“画面跳转"、“1"。文字提示:返回。按此键时返回1号开机画面;
“8"数字功能键:定义为“画面跳转"、“4"。隐形键。按此键时,转换到4号“设定2"画面。
2号画面(见下图5-33):将数字小键盘中的“8"键,设置为隐形功能键,按此键时将从2号画面跳转到4号(设定2)画面。“8"键,在编辑软件中以“模糊图形"的形式出现,但实际屏显示画面中,该键是“隐形"的。为什么在该画面要定义一个隐形键用作画面转换呢?这是因为:4号(设定2)画面内容,有主轴直径、编码器类型及下刀时间的调整,这些数据的随意调整会造成裁切长度的不准确,从而造成材料的报废!采用隐形功能键,对该键的应用只有少数操作人员得知和可以进入设定2画面,进行有关设置。无关人员,轻易不会进入设定2画面,避免了误调节造成的损失。
隐形键的使用,往往是出于对重要可调节数据(画面)的保护,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