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木活字印刷工具入藏复旦古籍保护研究院
2015-02-11 10:15:59科印网阅读量:1828 我要评论
导读:近日,3万枚清朝的木活字以及当时配套的刷印工具正式落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并且将向全校学生开放展示。
近日,3万枚清朝的木活字以及当时配套的刷印工具正式落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并且将向全校学生开放展示,方便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的印刷技术,以及研究古籍保护技术。
据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教授介绍,这套刚刚从古籍拍卖会上拍下的木活字印刷系统对于研究院的古籍研究和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印刷术发明至今,印刷的原理并没有变化,乃至纳米级集成电路的印刷原理都与古老的印刷术相关。未来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将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印刷材料、纸张质地等研究不同年代古籍的保护和修复方式。同时,木活字亦将用于复旦学生实际体验传统的活字印刷术。
在捐赠仪式上,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成立了发展基金,并举行了洮砚石捐赠仪式。发展基金未来将用于中华古籍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而作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石,已由拓石名家赵嘉福先生刻上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校长题写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并作为研究生和古籍保护人员学习传统石刻传拓技术的教具。
近日,3万枚清朝的木活字以及当时配套的刷印工具正式落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并且将向全校学生开放展示,方便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的印刷技术,以及研究古籍保护技术。
据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教授介绍,这套刚刚从古籍拍卖会上拍下的木活字印刷系统对于研究院的古籍研究和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印刷术发明至今,印刷的原理并没有变化,乃至纳米级集成电路的印刷原理都与古老的印刷术相关。未来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将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印刷材料、纸张质地等研究不同年代古籍的保护和修复方式。同时,木活字亦将用于复旦学生实际体验传统的活字印刷术。
在捐赠仪式上,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成立了发展基金,并举行了洮砚石捐赠仪式。发展基金未来将用于中华古籍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而作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石,已由拓石名家赵嘉福先生刻上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校长题写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并作为研究生和古籍保护人员学习传统石刻传拓技术的教具。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重磅:《浙江省印刷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发布
到2027年,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超过2200亿元,全省印刷业的管理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浙江印刷在全国印刷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和提升。- 2025-01-03 10:26:58
- 1796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