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一次性食品包装物 使用需注意

2012-11-06 09:50:17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3149 我要评论


导读:【ppzhan摘要】食品安全性很大一部分和食品的包装有关。而这个包装并不仅仅只是指商家生产产品时所用的包装,同时也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包装物,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

  【ppzhan摘要】食品安全性很大一部分和食品的包装有关。而这个包装并不仅仅只是指商家生产产品时所用的包装,同时也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包装物,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于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日常使用的一次性包装却没有加以相应的关注。
 
  
  环保及食品安全专家、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子接受采访时表示“和包装造成的直接人身伤害相比,包装产品的间接危害更为隐蔽和慢性。包装的隐性伤害不仅损害我们自身,还可能对下一代造成危害。例如劣质塑料杯的增塑剂就对怀孕妇女有害,因为增塑剂食用后可能会改变基因。”可见包装物也是保证食品安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那么怎么样的包装物才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规避各种常见的食品包装里的隐性安全风险呢?
        
        首先在购买时,我们要仔细观察材质。

  是认真看。首先,观察塑料袋和餐具是否标示了生产企业名称、QS标志及编号、“食品用”字样等信息。以塑料袋为例,没有QS标志及编号却标示“食品用”字样的塑料袋可能有安全隐患,不要用其盛装食品。其次,透过光线看塑料袋是否有杂质、黑点和油污,若有则不要用其装食品。第二是仔细闻。打开塑料袋和餐具闻一闻,合格的塑料袋和合格餐具一般没有味道,若发觉有异味则不要使用。第三是动手验。不合格的餐具非常缺乏韧性,容易破;不合格的塑料袋多粗糙、发黏,无韧性,用手指一捅就破,合格塑料袋表面平整光滑且有韧性,用手指捅不会破。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用明火燃烧的方法鉴别合格与不合格塑料袋。易燃且在燃烧过程中有蜡的气味,同时产生像蜡烛一样的滴状物质,则是合格塑料袋,不含废塑料;若不易燃,燃烧过程中冒黑烟,同时产生刺鼻气味,则是不合格的塑料袋,刺鼻气味是有害物质燃烧产生的味道。
  
  针对一些超市和市场中用PVC保鲜膜包裹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的现象,专家建议消费者,从超市买回熟食后好立即撕掉保鲜膜装在餐具里盛放。自购保鲜膜时要注意查看标志,一般来说,颜色发黄的是PVC材质,白色的是更为安全的PE材质,好买PE材质的保鲜膜。
  
  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不用则尽量不用包装物。
  
  太薄和彩色塑料袋坚决不用
  
  塑料袋是盛装食品的常见的包装物,然而其卫生及安全状况却并不让人满意。根据《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21660—2008)规定,塑料袋上应明确标示生产厂家名称、标准编号、规格、公称承重及材质与组分等信息。用于盛装食品的塑料袋的生产原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聚乙烯等都属于食品级原料。但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非食品级原料甚至是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回收废塑料生产超薄和质量不合格的塑料袋,有的企业为掩盖废塑料的杂质则对原料进行加工染色。用它们盛装食品特别是含油、含水量较大的食物,食物中的油脂和水分会加速有害物质分解并渗透到食物中。消费者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发肠炎、胆结石等疾病,影响人体健康。“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要慎用,而且要注意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董金狮说。
  
  劣质一次性餐具拒绝使用
  
  近年来,一次性餐具成为出门吃放的好伴侣,同时由于他们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也不少。专家介绍,一次性餐饮具行业存在的隐忧和问题主要是违规使用废旧塑料、回收废纸等有害原材料;填充母料和染色母料随意使用;添加剂滥用等。“要拒绝一次性发泡餐盒,塑料餐盒和碗也要细心选择。”董金狮说。据了解,我国早就禁止生产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但由于其成本低、重量轻,一些企业还在违法生产。
  
  颜色过白的纸杯拒绝使用
  
  除了餐具,纸杯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量很大的一次性食品包装产品。专家指出,劣质纸杯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3类。首先是原材料中使用来源不明的废纸,这些废纸纸浆消毒不彻底很可能残留病菌,危害健康。其次,一些企业为了生产出的纸杯颜色看起来更白或者掩盖不合格材料的颜色,往往人为大量加入荧光增白剂,给消费者健康埋下隐患。再其次就是纸杯上印刷图案的油墨问题。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使用苯超标的劣质油墨进行印刷。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