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包装产业转型背后的千亿级低碳经济蓝海
2025-03-21 11:17:44智能制造网整理阅读量:19351 我要评论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也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会议指出,针对快递包装问题对条例进行专项修改,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实现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已有28个城市实施强制性包装回收政策,带动京东、顺丰等头部企业投入循环包装研发资金超15亿元。
我国可循环包装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快速扩容。2023年市场规模达48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快递、生鲜冷链、汽车零部件三大领域占比超75%,年复合增长率(CAGR)连续三年保持在15%以上。
例如,快递领域,循环包装渗透率突破12%,折叠式循环箱单次使用成本较传统纸箱下降40%,菜鸟驿站已部署10万+智能回收终端;生鲜冷链,生物基PLA保鲜膜技术突破,损耗率从8%降至3.5%,盒马鲜生冷链循环箱周转次数达50次/年;汽车零部件,标准化金属周转架替代木制托盘,广汽集团通过"容器银行"模式降低包装成本30%。
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预测,2025年可循环包装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带动再生塑料、生物基材料等上游产业新增产值1200亿元,年减碳量可达5000万吨,相当于三峡电站2年的减排量。这一增长引擎正推动电商与物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绿色增值”模式转型。
再生PET材料产能扩张至350万吨/年,中石化开发的秸秆基生物塑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可循环包装推动逆向物流体系升级,菜鸟网络构建的"包装-回收-再生"闭环系统,使单个循环箱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降低62%。例如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包装全生命周期追踪,菜鸟网络“绿链系统”可精准计算每个包裹的碳足迹。
虽然我国循环包装市场规模已达欧盟的1.8倍,不过回收体系完善度仍有差距。
德国DSD绿点系统回收率达89%,而我国目前循环包装平均周转次数仅7.8次,较发达国家15-20次水平存在提升空间。成本瓶颈待突破,当前循环包装初始投资高出传统方案3-5倍。
可循环包装不仅是环保命题,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我国包装业正以“绿色”为支点,撬动万亿级供应链创新市场——预计到2025年,绿色包装将带动智能回收设备、低碳材料研发等衍生领域创造超2000亿元新增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金发科技受邀出席第三届中法大湾区企业家峰会,荣获持续创新与循环经济奖
12月5日,第三届中法大湾区企业家峰会在广州盛大开幕,金发科技受邀亮相此次峰会,就企业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展开深度交流与分享。- 2024-12-11 10:57:38
- 17541
-
2025年顺应市场趋势,将于2025年4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同期举办“2025国际循环经济专题展览暨论坛”,助力企业竞逐抢滩万亿新蓝海。
- 2024-11-28 17:11:24
- 16679
-
10月26日,亿滋中国与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结成环保搭子,开展了一场环保科普和社区墙面创意美化活动。
- 2024-11-09 10:12:44
- 2058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