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利好形势和政策下的“扶摇”发展
2009-10-23 09:06:18阅读量:969 我要评论
数字出版:利好形势和政策下的“扶摇”发展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统计,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2006年是213亿元,2007年增长到362.42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0.15%,截至2008年12月,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达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比2006年增长149.13%。而2009年,预计将达到750亿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数字出版业如此突飞猛进,一方面,得益于现代高新IT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有赖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及政策扶植。
电子阅读时代 成就了数字出版的广阔天地
数字出版行业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互联网、电子书阅读器、手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成就了数字出版潜在的市场。据统计,中国个人电子阅读终端超过1.8亿,手机网民已达5000万,数字阅读已成为一项全民需求。无论你习不习惯,以电子形式显示的文字已经在吞噬传统印刷的地位。无论是电脑LCD显示的新闻、手机RSS订阅的消息抑或是电子书阅读器上的著作,它们的出现都显著地降低了印刷厂的开工量,而加大了数字出版的出现几率。
同时,加上我国传统出版社的丰富的内容资源,两者之间需要由数字出版企业衔接,形成有机发展的产业链,从而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国家利好政策 许了数字出版的发展“春天”
“电子阅读挑战传统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6.3亿推动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当中国之声抛出这个话题后,一时间,引起了媒体、出版社等的高度关注。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开发数据处理、存储、传输、下载、数字互动等数字出版的增值业务,扩大数字出版的产业群体。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也曾指出:发展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的战略重点,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项目的杠杆作用和拉动力,加快传统出版企业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的步伐。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数字出版的种种政策引导和重大项目实施等,无疑,加速了我国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让各大传统出版社纷纷上马数字出版项目,争夺传统出版商“丢失”了的很大一部分电子书市场。同时,这些举措,也使得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得到行业普遍认可,已由“做”与“不做”的问题,转变为“怎么做”的问题。
-
12月5日,2015湖北文化产业合作洽谈会在汉举行,10个项目现场签约。来自美国、日本等15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产业商务官员、公司高管100余人,与湖北文化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共谋商机。
- 2015-12-08 09:14:41
- 8102
-
- 2012-10-08 10:24:04
- 1259
-
- 2010-12-20 11:38:40
- 803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