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数据显示:我国预涂膜市场潜力巨大

2010-11-30 10:13:36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阅读量:4918 我要评论


ppzhan讯:预涂膜的诞生大约是在1989年,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1996年才进入亚洲。与此同时,早先使用预涂膜技术的欧美国家已经宣布禁止使用即涂膜,改为预涂膜。由于亚洲地区使用预涂膜技术较晚,因此在许多亚洲国家,预涂膜所占的份额并不是很高。目前,日本已经全部使用预涂膜,其他国家,如中国、韩国都处于预涂膜和即涂膜兼用的状态。

  数据显示,预涂膜作为一项环保的印后覆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96年美国实现了预涂技术对即涂技术的全面替代,目前的市场份额达95%。由于欧洲是水性即涂技术的发源地,该地预涂膜的推广起初缓慢,但近年来其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目前已达65%。日本、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预涂膜,目前的市场使用率已分别达到了约70%和50%。

  我国预涂膜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落后,自2000年开始使用预涂膜以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据08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预涂膜市场所占比例仅不到10%。其中多的还是使用了溶剂型即涂技术,占比例为68%,此外,水溶即涂技术也占20%左右。

    

         图表:预涂膜市场在整个覆膜行业中所占的比例

  由于预涂膜行业呈现的两种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预涂膜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取代即涂技术成为主流趋势也是必然的”。只是目前的现状,使用率低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预涂膜技术的替代、发展时期。亚洲的不少厂商已经意识到预涂膜市场的巨大潜力,他们的进入必然会逐步削减欧美厂商的主流地位。的预涂膜成本也将下降。

  预涂膜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与它的下游产业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的需求,就不可能创造市场神话。而预涂膜下游产业是印刷行业,包括工业印刷市场、商用印刷市场以及特殊用途市场。在工业印刷领域,国内近年来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长率;在商用印刷领域,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仅为卡证和海报广告灯箱。数字印刷、数码快印等业务也在诞生发展,据估算2010年,数字印刷业占据印刷市场的份额将上升到20%~25%,年增长速度也超过16%。开发专业的数字预涂膜成为必然,也将为预涂膜产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预涂膜技术已不是单纯地应用于印刷包装领域。许多预涂膜生产商已顺利将其应用于特种行业,如建筑行业的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电子产业的新型绝缘材料等,这也为预涂膜复膜产业扩展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预涂膜技术应运而生 应用广泛空间广阔

    预涂膜技术应运而生 应用广泛空间广阔

      【ppzhan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BOPET(双向拉伸聚酯)、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BOPA(双向拉伸尼龙)等薄膜产品相继诞生,迅速带动了包装材料产业的变革,覆膜技术由此诞生。溶剂型即涂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发明的,利用*即涂覆膜设备将经苯溶剂勾兑的溶剂型即涂胶涂覆在薄膜上,经烘干以及加热、加压,与印品复合的覆膜技术。经覆膜的包装物美观耐用,使溶剂型即涂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2012-08-06 08:50:27
    1354
  • 十二五规划之一:政府支持康得新预涂膜项目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