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危机:谁动了书刊印刷的大奶酪?

2011-05-20 10:22:52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阅读量:1323 我要评论


  在传统印刷领域,除了近年来愈演愈热的包装印刷和商业印刷,其实更为人们所熟悉的还是书刊印刷。与利润空间较大的包装、商业印刷相比,盈利较固定的书刊印刷,更体会到了数字化和涨价潮的颠簸和凶猛态势。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书刊印刷正面临着“攘外安内”的双重危机。
  
  对于书刊印刷而言,有着3.2亿在校生人数,年需课本360亿册,市场价值超过千亿元的教材、教辅书印刷市场无疑是其链条上为可观的奶酪。但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经历着纸张、油墨价格普遍上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设备更新频率加快等成本上行压力的书刊印刷,又接到了数字出版的“挑战书”,被迫打起了捍卫教材、教辅书籍印刷市场的保卫战。
  
  4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中提到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
  
  随着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模式的普及,数字出版发展迅猛,2010年,数字出版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连续5年增长幅度接近或超过50%,较于传统出版,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出版,对于纸张、油墨等原辅材料几乎没有需求,且在内容上可以实现“所得即所见”,甚至无需印刷环节。海量存储、低廉成本、便捷编辑、环保低耗等特点,使数字出版风光无限。
  
  而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中,电子书包项目的发展,更是将数字出版的触角伸向了传统书刊印刷出版的大市场——教材、教辅书籍。
  
  书刊印刷出版如何捍卫这块原属于自己的“奶酪”?除了当前在内容上的优势外,书刊印刷更需思考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走出创新升级的道路。当书刊印刷出版不再是的选择,如何保有竞争优势,与数字出版齐头并进,进而共享市场,印刷人值得深思。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