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字印刷的发展走向
2011-05-30 11:48:59CPP114阅读量:885 我要评论
去年年底,*的正式向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将连续3年对印刷业进行专项支持,用于推动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和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建设两大工程。
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工程旨在实现当前*的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同时对传统印刷产业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以加快我国印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其中喷墨数字印刷设备,因其工业化的高生产效能、广泛的介质适应性、可支持宽幅面等优势,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成为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的主要侧重所在。
据预计,2009年数字印刷设备的年装机量在10000台以上,未来五年将以超过10%的年装机量稳定发展。而中国的年装机量在2009年尚不足1000台,但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市场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增长率将超过20%,占到市场的30%以上。这一组分析数据来自于国内数字印刷技术企业——方正集团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印刷技术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数字印刷要发展,离不开数字印刷装备生产商。近年来,一批国内外企业开始投身于数字印刷装备行业,如惠普、柯达、方正等。这些企业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即有着雄厚的IT技术背景和营销经验。这些区别于传统印刷装备生产商的“履历”,必将带给印刷行业新的活力,使印刷发展与电子信息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与传统胶印相较,我们可以窥探出数字印刷当前的发展重心,首先在于赶超胶印的印刷速度。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速度已经发展到15000~18000张/小时,卷筒纸胶印机的速度已经达到70000份/小时,而在4月份的广印展上,柯达Prosper5000XL每分钟200米、3600张A4幅面印刷品的印刷速度和每月可输出1.2亿张A4幅面印刷品的产能已令业界为之侧目。
此外,数字印刷对于普通纸张的适应能力和达到工业标准的稳定性,都是数字印刷需要突破和完善的趋势所在。
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工程旨在实现当前*的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同时对传统印刷产业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以加快我国印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其中喷墨数字印刷设备,因其工业化的高生产效能、广泛的介质适应性、可支持宽幅面等优势,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成为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的主要侧重所在。
据预计,2009年数字印刷设备的年装机量在10000台以上,未来五年将以超过10%的年装机量稳定发展。而中国的年装机量在2009年尚不足1000台,但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市场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增长率将超过20%,占到市场的30%以上。这一组分析数据来自于国内数字印刷技术企业——方正集团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印刷技术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数字印刷要发展,离不开数字印刷装备生产商。近年来,一批国内外企业开始投身于数字印刷装备行业,如惠普、柯达、方正等。这些企业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即有着雄厚的IT技术背景和营销经验。这些区别于传统印刷装备生产商的“履历”,必将带给印刷行业新的活力,使印刷发展与电子信息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与传统胶印相较,我们可以窥探出数字印刷当前的发展重心,首先在于赶超胶印的印刷速度。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速度已经发展到15000~18000张/小时,卷筒纸胶印机的速度已经达到70000份/小时,而在4月份的广印展上,柯达Prosper5000XL每分钟200米、3600张A4幅面印刷品的印刷速度和每月可输出1.2亿张A4幅面印刷品的产能已令业界为之侧目。
此外,数字印刷对于普通纸张的适应能力和达到工业标准的稳定性,都是数字印刷需要突破和完善的趋势所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墨相关固体废物修订建议调查”的通知
为回应行业诉求,协会携手《名录》编制组,启动油墨行业固废精准分类与风险管控研究,特开展此次调研。- 2025-04-28 13:46:09
- 5152
-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决定于2025年5月21-24日在泰安召开2025全国油墨行业统计分析工作会议。
- 2025-04-27 14:10:14
- 5872
-
诚挚邀请您参加油墨团体标准宣贯推介交流会,推动标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2025-04-24 14:08:41
- 11584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