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会议活动

辽宁印刷行业:促进印刷与艺术品产业化

2011-06-07 22:16:46东北印刷包装网阅读量:1899 我要评论


导读:

  日前,辽宁省包装印刷行业商会新一期的“企业家艺术家文化创意沙龙”伴着茗香琴韵开坛论道!本期沙龙话题为“印刷与艺术品产业化”。辽宁省*党组成员、局长助理马国柱,辽宁省*印刷管理处处长李霞,辽宁省包装印刷行业商会会长陈英杰,辽宁省包装印刷行业商会副秘书长李爱华等*出席了沙龙。此外,沙龙还邀请到了书画家张海原、马耀权、陈凤麟、陈本友,以及沈阳隆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文荣,沈阳奇星彩色广告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又奇、总经理樊子赫,沈阳新友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权等企业家。
  
  在辽宁省包装印刷行业商会副秘书长李爱华主持下,与会嘉宾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身为辽宁省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员和沈阳盛京画院会员的马耀权老先生,从其艺术创作与作品被拍卖、收藏的经历出发,表达了艺术家凭借一己之力推进艺术作品市场化所受到的客观条件制约。这一发言立刻引起了其他几位书画家的共鸣。
  
  辽宁省*党组成员、局长助理马国柱指出,在当前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艺术品作为文化资源不能藏之深山、束之高阁,更不能仅仅在小圈子范围内流传——让普罗大众欣赏到艺术品的风采一方面是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化、产业化有助于繁荣文化产业,有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省里已于去年做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东北文化重镇,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地区,辽沈大地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面临着一些历史问题和现实发展问题,只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辽宁的文化产业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品位的提高,艺术品的私人收藏热兴起,艺术品市场化已成气候,但是艺术品的产业化还需向深层拓进;现在辽宁的印刷业已有了长足发展,拥有大量国外、*进设备,印刷质量有着充足的保障,完够胜任艺术品高仿复制印刷的需求;目前亟需的是,完善文化产业链,扶植专门为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包装、定位、推广、提升、复制制作、产业链中介的艺术家经纪机构,及专门为艺术产业办理产权交易、抵押贷款、艺术保险的艺术金融机构,通过这些将包括印刷在内的相关产业联动起来,实现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辽宁省包装印刷行业商会会长陈英杰谈到,书画作品的特质是个性和,如此才能成为藏品。艺术品的产业化应该是艺术的附加产品,或说商品化的源头,艺术与商业结合可以大面积的普及审美,这是艺术家的向往,也是当代艺术的境界。为什么时尚设计大师范思哲的声誉超越无数画家,皆因他创造的审美能影响到的范围是任何画家都比不了的。商会愿意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为艺术家和企业家间的沟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沈阳奇星彩色广告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又奇表示,从印刷企业自身来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论从设备引进还是高仿艺术品复制印刷订单的洗礼,像奇星这样有相关业务经验的印企完全有实力来为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助力。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文化艺术追求的印企,奇星愿意参与到这一具备文化价值和商业前景的事业中来,并愿意与其他印企通过良性竞争、互助协作,实现共赢共生,一道繁荣辽宁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品市场。
  
  后,四位书画家当场挥毫泼墨,一幅幅古韵悠长的书画作品将沙龙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