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关系切身利益 消费者需警惕
2011-06-14 10:06:20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整合阅读量:1472 我要评论
食品安全包括原料的安全、添加剂的安全、食品包装的安全、标识的安全等,所以食品不是一个单一的一部分安全就行。我们作为消费者在选购食物时,由于食品的气味和包装的气味容易混淆,仅靠人的感官很难辨别外包装印刷污染问题,监管部门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法律将食品安全贯彻到消费者的生活中。"
由于因为厂家送检的外包装一般都是“素身”的,如盛食用油的塑料桶,检验合格后厂家才印刷商标,而塑料是比较容易渗透油墨的。这些食品进入市场以后,即使发生问题能够被检验出来的机会也小了很多。何况还有很多地下工厂根本不送样检。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外包装印刷污染的危险随时存在。
面对堪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感官标准:
首先,察颜色。不要选购外包装印刷模糊的食品;用手搓印刷清晰的包装袋,发现容易脱色的不要选购,因为该包装的质量和材料都不好,存在不安全因素。
其次,闻气味。发现食品包装袋发出刺鼻和恶心的味道就不要购买。
然后,好使用白色塑料袋包装食品,尽量不使用红色和黑色的塑料袋。因为有色塑料袋有可能是使用回收再生材料,或者是使用未经去污染处理的天然材料及其粗加工品生产,容易失效变质、霉变或被污染,进而污染食品。
后,购买搪瓷食具要看表面平滑和涂搪均匀与否,注意有无裂口、缺口、鳞爆、脱瓷、爆点、裂纹、泛沸痕、孔泡和露黑现象。
所以,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要多多注意,不要对印刷出来的东西盲目崇拜,警惕各种污染源,自己的人生利益安全要得到保证。另外,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要以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先,然后考虑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状况,其次考虑现阶段国家能够接受的消费程度,能否把科研成果普及、适用到生产和监管环节。
由于因为厂家送检的外包装一般都是“素身”的,如盛食用油的塑料桶,检验合格后厂家才印刷商标,而塑料是比较容易渗透油墨的。这些食品进入市场以后,即使发生问题能够被检验出来的机会也小了很多。何况还有很多地下工厂根本不送样检。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外包装印刷污染的危险随时存在。
面对堪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感官标准:
首先,察颜色。不要选购外包装印刷模糊的食品;用手搓印刷清晰的包装袋,发现容易脱色的不要选购,因为该包装的质量和材料都不好,存在不安全因素。
其次,闻气味。发现食品包装袋发出刺鼻和恶心的味道就不要购买。
然后,好使用白色塑料袋包装食品,尽量不使用红色和黑色的塑料袋。因为有色塑料袋有可能是使用回收再生材料,或者是使用未经去污染处理的天然材料及其粗加工品生产,容易失效变质、霉变或被污染,进而污染食品。
后,购买搪瓷食具要看表面平滑和涂搪均匀与否,注意有无裂口、缺口、鳞爆、脱瓷、爆点、裂纹、泛沸痕、孔泡和露黑现象。
所以,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要多多注意,不要对印刷出来的东西盲目崇拜,警惕各种污染源,自己的人生利益安全要得到保证。另外,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要以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先,然后考虑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状况,其次考虑现阶段国家能够接受的消费程度,能否把科研成果普及、适用到生产和监管环节。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从2038年1月1日起,包装的可回收再生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必须至少达到B级才能投放市场。
- 2025-04-23 11:45:35
- 10276
-
2025海天华南总部开放周第三日,智能制造浪潮再掀高峰!现场人潮涌动,各大行业展区设备运行流畅,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
- 2025-04-21 11:37:20
- 11807
-
支持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预制菜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2025-04-21 11:32:46
- 11134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