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收购筱原对中国印刷业的影响

2011-12-13 15:11:50科印网 阅读量:4017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继日本秋山之后,又一家世界印机企业为中国企业所收购。中国印刷业期盼的,还是能够有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筱原这种能够提供高品质稍小幅面印刷设备的品牌来说,无疑可为国内众多中小印刷企业带来新选择。
  
  昨日傍晚,大族冠华总经理刘学智微博传捷报:大族冠华经过9个月的努力,成功收购日本印机制造企业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装备和全部库存。从刘总的信息不难看出,产品技术 装备 全部库存,基本上可以说大族冠华实现了对筱原公司的全面收购。
  
  实际上,自今年7月筱原公司宣布破产之后,大族冠华收购筱原的消息几个月来一直在坊间流传,而从前几日刘学智总经理微博中透露的远赴日本的点点信息也能看出,该是与收购筱原相关的。因此,大族冠华对于筱原的收购并不是很突然和意外。不管怎样,在业内同仁正在慨叹印机大亨曼罗兰申请破产保护之际传来这样的消息,确实是振奋人心的。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印刷行业转向了新一轮的发展进程,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印刷业形式不说一片大好,但也有欣欣向荣之貌。然而印刷业作为一种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的行业,受制于上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面前,同时面对各种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此时的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印刷业脆弱的一面。
  
  几年前,在所有印机厂商均向大幅面设备进军的趋势下,以小幅面设备著称的筱原公司也向业内推出了大幅面印刷设备,以跟上印机业发展的脚步,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2011年7月,我们收到了筱原公司破产的消息;接下来,2011年11月25日,几乎是在中国印刷业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二大印刷机制造商、在中国印刷业有着众多拥趸的曼罗兰公司在德国申请破产保护。真让人唏嘘不已,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很多迷惑。
  
  在印刷业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印刷业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了解到,如海德堡、曼罗兰等很多印机设备厂商今年以来销售情况持续向好,甚至超出预期,而印刷企业也更多地表现出引进设备地意向。是中国印刷行业与印刷业发展格格不入,还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中国印刷业的假象?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看到,在印刷业中,中国印刷业是独树一帜的,甚至可以说是逆流而上的。在每一家跨国公司高管的口中,不时能听到有关中国的字眼,让人感觉到放弃中国市场就是放弃一块肥肉。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的企业收购筱原,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我们感叹大族冠华有如此之魄力致力于印机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更惊喜大族冠华能够仍然对印刷业有如此之信心。不能不说,大族冠华给我们带来的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前国内印机行业以及印刷行业的低迷之气,让我们更加坚信印刷业发展。
  
  继日本秋山之后,又一家世界印机企业为中国企业所收购。中国印刷业期盼的,还是能够有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筱原这种能够提供高品质稍小幅面印刷设备的品牌来说,无疑可为国内众多中小印刷企业带来新选择。筱原品牌中国化之后能否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在适应性上更加适合国内印刷企业,是我们共同期待的。
  
  我们希望大族冠华能够做得更好,我们也坚信大族冠华定能为中国印刷业带来高品质的生产设备。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