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行业标准

总署下发《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管理办法》

2012-01-06 16:50:10法制网阅读量:1789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近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实施办法》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管理办法》。两《办法》自2012年1月起实施。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实施办法》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管理办法》。两《办法》自2012年1月起实施。
  
  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简称ISRC,即版号)自1993年使用以来,对规范音像出版活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2010年2月中国修订实施了新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实施办法》规定,新版ISRC标准适用制品的范围包括录音制品和音乐录像制品。每个可独立使用的录音制品或音乐录像制品均须分配一个单独的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该编码只标识被编码对象,不能作为出版物标识。该《办法》还对ISRC编码的登记者、申领、分配、公告与查询、携载作出了规定。
  
  1992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中所附《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管理办法》中规定,全国所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均应使用中国标准书号(ISBN)作为出版物标识。用于音像制品的,为音像制品*书号;用于电子出版物的,为电子出版物*书号。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载体或包装的显著位置须标识ISBN。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或中国录音制品编码不再承担音像制品版号的功能。音像制品*书号和电子出版物*书号,其使用范围和分配原则,参照《中国标准书号》国家标准(GB/T57952006)和《中国标准书号使用手册》规定执行。该《办法》还对ISBN的申领和核发程序作出了规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