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盘点2011年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动向

2012-01-12 09:08:09慧聪印刷网阅读量:832 我要评论


导读:

  【ppzhan摘要】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企业卖标准。随着标准意识的提升,标准与标准化已日益成为行业众多企业关注的话题。2011年中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建设可谓突飞猛进,领域越来越细分和。同时中国标准化的化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的日趋成熟。
  
  2011年印刷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是印刷行业“十二五”元年的一大亮点。德国柏林第25届ISO/TC130年会上,WG12会议上何晓辉主持了印后标准化的召开,这是中国的标准化次登上的舞台。在当代,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不在只是一种概念。过去因为交通地域引起的市场分布不均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少,因此随着市场的融合,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企业卖标准。随着标准意识的提升,标准与标准化已日益成为行业众多企业关注的话题。
  
  2011年中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建设可谓突飞猛进,领域越来越细分和。同时中国标准化的化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的日趋成熟。
  
  一、WG12印后标准化成立
  
  2010年11月2日,ISO批准ISO/TC130关于“决定将ISO/TC130/TF2转为工作组,由何晓辉担任组长/召集人,中国提供秘书处支持”的决议,TF2(印后任务组)正式转为ISO/TC130/WG12,印后工作组正式成立,我国关于组建印后工作组的目标顺利实现。
  
  2011年9月19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25届ISO/TC130年会上,WG12的会议由组长/召集人何晓辉主持召开。来自中国、巴西、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瑞典、瑞士、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21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WG12的成立时中国标准化建设上面的里程碑,它标志这我国标准化正式走向了化的道路。
  
  二、两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起草
  
  2012年1月5-6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瑞成大酒店召开《数字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和《数字硬打样样张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两项国家标准起草组第1次联席工作会议。对两个起草组的标准草案第1稿的框架、内容、技术细节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并就草案的修改提出了大量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三、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印刷标准体系表》颁布实施
  
  2011年11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字[2011]386号文件颁布实施CY/Z22—2011《印刷标准体系表》行业标准。该项标准是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组织起草制定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印刷协会。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四、印刷标准化流程认证
  
  认证系统基于印刷标准
  
  要认识这三大认证系统,就要先认识标准ISO12647,这是由标准化组织(ISO)所属第130个技术委员会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ISO/TC130)主持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印刷技术的标准。
  
  ISO12647标准名称为《印刷技术-半色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共包括7个部分:参数和测量方法、胶印、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和凸印凹印、丝网印刷、柔印胶印数码打样。
  
  在ISO12647的7个部分中,基于第二部分胶印的认证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在行业应用。香港印刷业商会会长杨金溪表示:“3个国家已经订立其符合ISO12647的认证系统,当中包括美国的G7认证、德国和瑞士的PSO认证等。”
  
  五、标签印制行业标准起草
  
  2011年11月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标签印制基本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起草组成立会议。
  
  六、《纸质印刷品紫外线固化光油上光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1年7月1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在深圳市召开了《纸质印刷品紫外线固化光油上光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了本次会议。
  
  七、两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起草
  
  2011年6月29-30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召开两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联席工作会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