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高低两端双重挑战
2012-08-20 11:52:32中评网阅读量:1902 我要评论
美国产业资本回流正在拉开大幕,据近的一次调查,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无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这一趋势对中国制造而言,都将构成挑战。
媒体发表*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数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FDI)自去年11月份以来,只有5月份同比出现0.05%的短暂同比正增长,其他月份均为负增长,其中6月FDI同比回落6.87%。美国曾是世界上大的产业资本输出地,但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有序推进,美国资本和技术流出将逐渐逆转,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资本,使中国的吸引力下降。
2010年8月美国通过《制造业促进法案》,将暂停或降低供制造业使用的进口原料的关税。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报告显示,该法案可能使产值增加46亿美元,并创造近9万个就业机会。2010年9月的《创造美国就业及结束外移法案》提出,将为从海外回迁就业职位的企业提供为期24个月的工资税减免,并终止为向海外转移工厂和生产企业提供的数项补贴,如免税和减税。今年初,奥巴马发表第三次国情咨文,确定其2012大选竞选主题,并提出由美国制造、本土能源、劳工技术训练与美国价值等四大支柱,建构国家永续经营建设的蓝图,美国甚至要成立贸易执法部门调查中国等国贸易行为,誓言把流失的美国制造夺回来。
文章分析,美国制造回归声势浩大,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挑战。
一直以来,要素红利是中国高速增长的驱动力。有利的人口因素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为高积累率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创造了条件。在各种有利条件下,投资中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生产性资本不断流入中国。然而,随着人口有利优势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据预测,以美元计的中国工资将每年增长15%-20%,超过了生产率增速,在考虑美国较高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间劳动力成本以往巨大的差距有可能到2015年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如果考虑航运成本以及各种隐性成本、供应链成本,中国的总体成本优势将变得微小。
当然,劳动力并不是改变中国竞争力的因素,中国的要素价格普遍在上升。2010年以来,中国的电力成本已飙升了15%。进口动力煤的价格上涨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税率的终止,也推高了这些占中国电力消耗74%的行业的经营成本。此外,中国工业用地已不再便宜。事实上,中国商业用地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美国。在沿海城市宁波工业用地的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1.15美元,在南京为14.49美元,在上海为17.29美元,在深圳为21美元。中国全国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工业用地,每平方英尺成本只有1.86美元至7.43美元,田纳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为1.30美元至4.65美元。虽然向西部转移可以降低用地成本,但企业物流成本会出现较大上升,并有可能失去沿海的产业集群便利。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新研究报告指出,大约10年前美国开始外包机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该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本土,而有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业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
媒体发表*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数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FDI)自去年11月份以来,只有5月份同比出现0.05%的短暂同比正增长,其他月份均为负增长,其中6月FDI同比回落6.87%。美国曾是世界上大的产业资本输出地,但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有序推进,美国资本和技术流出将逐渐逆转,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资本,使中国的吸引力下降。
2010年8月美国通过《制造业促进法案》,将暂停或降低供制造业使用的进口原料的关税。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报告显示,该法案可能使产值增加46亿美元,并创造近9万个就业机会。2010年9月的《创造美国就业及结束外移法案》提出,将为从海外回迁就业职位的企业提供为期24个月的工资税减免,并终止为向海外转移工厂和生产企业提供的数项补贴,如免税和减税。今年初,奥巴马发表第三次国情咨文,确定其2012大选竞选主题,并提出由美国制造、本土能源、劳工技术训练与美国价值等四大支柱,建构国家永续经营建设的蓝图,美国甚至要成立贸易执法部门调查中国等国贸易行为,誓言把流失的美国制造夺回来。
文章分析,美国制造回归声势浩大,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挑战。
一直以来,要素红利是中国高速增长的驱动力。有利的人口因素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为高积累率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创造了条件。在各种有利条件下,投资中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生产性资本不断流入中国。然而,随着人口有利优势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据预测,以美元计的中国工资将每年增长15%-20%,超过了生产率增速,在考虑美国较高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间劳动力成本以往巨大的差距有可能到2015年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如果考虑航运成本以及各种隐性成本、供应链成本,中国的总体成本优势将变得微小。
当然,劳动力并不是改变中国竞争力的因素,中国的要素价格普遍在上升。2010年以来,中国的电力成本已飙升了15%。进口动力煤的价格上涨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税率的终止,也推高了这些占中国电力消耗74%的行业的经营成本。此外,中国工业用地已不再便宜。事实上,中国商业用地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美国。在沿海城市宁波工业用地的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1.15美元,在南京为14.49美元,在上海为17.29美元,在深圳为21美元。中国全国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工业用地,每平方英尺成本只有1.86美元至7.43美元,田纳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为1.30美元至4.65美元。虽然向西部转移可以降低用地成本,但企业物流成本会出现较大上升,并有可能失去沿海的产业集群便利。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新研究报告指出,大约10年前美国开始外包机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该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本土,而有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业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申报通知】关于组织做好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预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4〕148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精神,以及上级最新工作部署,决定开展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04-23 11:48:03
- 13726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按照要求,继续支持城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面”上开展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改造示范。
- 2025-04-07 10:36:10
- 18920
-
探索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智能决策、智能优化、实时监测、灵活调度和预测性维护等。
- 2025-04-02 11:27:15
- 1657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