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成物联网热技术
2012-10-26 11:49:56新浪科技阅读量:1153 我要评论
【ppzhan】日前,《2011-2012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的发布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报告显示射频识别技术成为物联网受关注的技术之一,近两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预计2012年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
2012年10月26日消息,在第三届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目前,射频识别技术成为物联网受关注的技术之一,近两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预计2012年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
这个报告的全称名为《2011-2012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当前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应用,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与世界同步,2011年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四大集聚区成型、热点区域和“智慧城市”不断涌现,重点应用主导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等特点。当前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基本成型,西部的贵州、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
关于RFID,另有一家市场咨询公司IDTechEx则认为,2012年整个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76.7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7%。主要包括RFID卡、标签、读写器以及软件和相关服务,分为有源以及无源RFID等。
IDTechEx认为,在许多应用领域,RFID订单上升了10%,在某些领域甚至更多。在零售方面,RFID在服装标签方面呈现了迅速增长,2012年这一领域需要10亿个RFID标签,并且预计2013年将需要13.5亿个标签。2012年还需要5亿个用于公共交通票证的RFID标签。对比2011年的29.3亿张标签,2012年将会销售掉39.8亿张标签。其中的大部分增长都来自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
据悉,累计到2012年年初,统计过去65年的RFID标签销售总量为151亿,其中的20%是在2011年销售掉的。
医疗行业也是RFID的重要市场,据悉,在医疗行业中,2012年射频识别(RFID)市场产值将达11.60亿美元。
2012年10月26日消息,在第三届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目前,射频识别技术成为物联网受关注的技术之一,近两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预计2012年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
这个报告的全称名为《2011-2012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当前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应用,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与世界同步,2011年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四大集聚区成型、热点区域和“智慧城市”不断涌现,重点应用主导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等特点。当前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基本成型,西部的贵州、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
关于RFID,另有一家市场咨询公司IDTechEx则认为,2012年整个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76.7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7%。主要包括RFID卡、标签、读写器以及软件和相关服务,分为有源以及无源RFID等。
IDTechEx认为,在许多应用领域,RFID订单上升了10%,在某些领域甚至更多。在零售方面,RFID在服装标签方面呈现了迅速增长,2012年这一领域需要10亿个RFID标签,并且预计2013年将需要13.5亿个标签。2012年还需要5亿个用于公共交通票证的RFID标签。对比2011年的29.3亿张标签,2012年将会销售掉39.8亿张标签。其中的大部分增长都来自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
据悉,累计到2012年年初,统计过去65年的RFID标签销售总量为151亿,其中的20%是在2011年销售掉的。
医疗行业也是RFID的重要市场,据悉,在医疗行业中,2012年射频识别(RFID)市场产值将达11.60亿美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5-04-25 11:14:53
- 9990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人工智能终端基准和智能化分级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自人工智能(AI)手机、AI电脑、AI电视、AI车载终端、AI眼镜、机器人、AI工业终端、AI芯片、模型算法和软件等领域的4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会议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周大铭主持。- 2025-04-09 11:39:44
- 18400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