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油墨制造业的并购重组拾掇
2013-01-23 12:59:30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整合阅读量:1215 我要评论
近年来,印刷油墨制造企业的日子一直都不太好过,2008年金融危机给印刷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并对下游的油墨制造商及其供应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油墨原材料的价格急剧增长,一些主要原料的供应也出现了短缺。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并对出版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整个印刷供应链中的并购案例变得日益增多起来,其中以印刷企业的合并为常见。油墨制造企业似乎也不甘示弱,仅在2012年一年,伊士曼、太阳化工和阿森纳资本合伙公司等公司都出手收购了新的企业,以扩大自己的产品和业务范围。从2008年开始,一些老牌的原料供应商逐渐退出了油墨制造市场,例如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和罗门哈斯公司等,还有一些企业逐渐淘汰了不能赢利的产品。
但从整体来看,油墨制造业的企业并不像印刷企业那么活跃。2012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购案只有以下几个:DIC油墨收购了新西兰的太平洋油墨公司;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收购布兰彻公司;DIC子公司太阳化工与海拉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而除了传统油墨领域外,凯雷投资集团还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杜邦的高性能涂料业务。
造成油墨制造企业对并购重组兴趣不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拉低了油墨制造企业的利润,所以很难吸引到其他企业的投资;其次是油墨制造商本身也缺乏足够的现金去收购其他企业。随着出版和商业印刷市场的巨变,油墨公司也将迎来艰巨的挑战。
包装和数字油墨公司的情况要比出版和商业印刷油墨企业好一些。但数字领域早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经历过一轮并购重组,很多中型的家族式包装油墨企业都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被其他公司收购。
展望2013年,很难预测出油墨制造业会发生什么事情。
正因为如此,整个印刷供应链中的并购案例变得日益增多起来,其中以印刷企业的合并为常见。油墨制造企业似乎也不甘示弱,仅在2012年一年,伊士曼、太阳化工和阿森纳资本合伙公司等公司都出手收购了新的企业,以扩大自己的产品和业务范围。从2008年开始,一些老牌的原料供应商逐渐退出了油墨制造市场,例如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和罗门哈斯公司等,还有一些企业逐渐淘汰了不能赢利的产品。
但从整体来看,油墨制造业的企业并不像印刷企业那么活跃。2012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购案只有以下几个:DIC油墨收购了新西兰的太平洋油墨公司;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收购布兰彻公司;DIC子公司太阳化工与海拉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而除了传统油墨领域外,凯雷投资集团还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杜邦的高性能涂料业务。
造成油墨制造企业对并购重组兴趣不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拉低了油墨制造企业的利润,所以很难吸引到其他企业的投资;其次是油墨制造商本身也缺乏足够的现金去收购其他企业。随着出版和商业印刷市场的巨变,油墨公司也将迎来艰巨的挑战。
包装和数字油墨公司的情况要比出版和商业印刷油墨企业好一些。但数字领域早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经历过一轮并购重组,很多中型的家族式包装油墨企业都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被其他公司收购。
展望2013年,很难预测出油墨制造业会发生什么事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