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食品包装材料对出口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013-03-13 21:19:05食品伙伴网 阅读量:1061 我要评论


导读: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讲,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使之便于保存、储运和使用。但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层材料的安全使之不受污染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已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讲,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使之便于保存、储运和使用。但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层材料的安全使之不受污染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已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都对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限量标准,并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成为限制进口的新的技术贸易壁垒。近年以来,我国因食品包装安全卫生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被禁止进境、退货及销售等情况不断增多,仅2005年1至10月,欧盟向我国通报了54起食品包装安全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食品包装信誉,对扩大食品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把好进出口食品包装安全质量关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十分必要。 

      1、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及产生的危害

      我们在进出口食品检验过程中,接触到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容器基复合材料等。根据世界包装组织(WPO)提供的信息,包装业营业额已逾5000亿美元,其构成情况为:纸和纸板32%、塑料28%、金属24%、玻璃6%、包装机械5%、其它5%。

      1.1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助剂,在一定的塑化条件下加工而成。食品包装设计常用的塑料是聚乙稀(PE)、聚酯(PET)和聚氯乙稀(PVC)。

      主要危害:树脂本身无毒,但其单体和降解后的产物毒性较大。因为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助剂,或非法使用一些助剂(如一些PVC保鲜膜加入DEHA增塑剂),以及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简陋,使塑料树脂中残留单体超量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可对食品造成污染,威胁人体健康。

      主要毒性物质:苯被公认为致癌物质,但苯类是树脂材料的良好溶剂,它具有溶解性强,挥发速度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树脂的溶剂。在包装中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和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复合材料和塑料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包装材料或容器生产设备比较简陋时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食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会导致食品中含有苯。

      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化学物质,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中。酚醛树脂和脲醛中甲醛含量较高,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游离甲醛可融入食品中。

      1.2纸制品

      用于食品包装设计的主要是草浆和棉浆,

      主要危害:

      由于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稻草、麦杆中有农药残留,终导致原纸受到农药的污染;采用回收纸重新造纸,油墨颜料中的铅、镉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仍残留在纸浆中;在使用漂白剂对纸浆进行漂白时,有些漂白剂具有一定的毒性;纸着色剂中含有荧光染料加工所用的原纸或加工过程不符合要求,造成微生物污染。

      主要危害:铅、砷、荧光性物质、大肠菌群、致病菌。

      1.3金属制品

      用于食品包装设计的金属材料有马口铁和铝,在与食品接触的内表面通常会有涂层,以防止食品中的酸性物质及蛋白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硫对金属的腐蚀。涂层是一种热固性塑料环氧树脂、过氯乙烯涂料、漆酚涂料等。

      主要危害:涂料可在各种溶剂中的蒸发残渣、氯乙烯残留、游离酚、游离甲醛、重金属铅等。

      1.4玻璃容器

      食品包装设计用的玻璃容器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制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的一些辅料毒性较大。用砷、锑作澄清剂,一些企业为了增加玻璃包装材料的光泽度,加入铅元素。

      主要危害:重金属砷、锑、铅等残留。

      1.5复合包装袋

      是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将不同材质的薄膜经湿法或干法粘和而成。

      主要危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粘合剂、彩色油墨可产生有毒物质。如:甲苯二铵、蒸发残渣、重金属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