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3D打印要大发展必须实现产品和技术创新突破

2013-06-08 08:35:25大中华印艺网阅读量:1070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广泛看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在3D打印技术上虽然起步不算晚,但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尤其是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备受瞩目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近日举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在会上认为,未来三年中国3D打印技术市场规模可以达近百亿元。尚普咨询电子行业分析师认为,在盲目追求类似“光伏式增长”的市场规模之前,进行必要的现状分析更加理智。

        首先,缺乏创新将制约中国3D打印需求的发展。加工制造目前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主流,而产品创意、创新则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做大规模与寻求技术创新也存在矛盾。光伏产业链中,高纯度硅料和高电池转化效率一度是中国光伏企业的“痛点”。今天的3D打印面临类似的问题。

         其次,在3D打印设备制造方面,中国起步不晚。但中国3D打印设备在物品的打印精度、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仍然与水平有相当差距,制约发展的是3D打印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商用打印机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3D打印目前规模很小,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科研单位和上下游企业(含材料、软件开发、商业运营)不足100家;国内有40多家从事3D打印技术的上下游企业、科研单位。3D打印前景广阔,但如何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光伏式产能过剩、保证高质量地创新也是3D打印企业始终需关注的问题。欧美的现状是“有消息说荷兰建筑师打算用3D打印机打造个别墅,明年完工;美国一个公司,计划明年为空间站提供一台3D打印机,给宇航员们‘打印’食物。”;反观3D打印产业在中国,技术上已经落后了不止30年的时间;产品上还停留在打印“人偶”等初级的部分,因此现阶段中国3D打印能否突破瓶颈进入大发展,才是关键所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