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玉梅:自动化才能拯救印刷业
2013-08-22 17:46:37科印网阅读量:1454 我要评论
印刷制造业需要实施自动化和信息化,只有眼光长远、不断进取的印刷人才能抢占先机。这要求印刷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进行生产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自动化对印刷制造业究竟意味着什么?Enfocus大中华区业务发展经理窦玉梅对于这个问题发挥独到的见解。
IT再造,信息化管理的步
IT再造就是把传统的印刷企业信息化、电子化,这是日常生产管理迈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步,也是企业转型的步。
2012年5月在德鲁巴展,有很多做印刷出版和在线印刷的ERP、MIS系统的厂商来参展,这些信息系统十几年前就在很多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不少印刷、出版企业却是刚开始接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刷企业是为文化出版服务。
在国内的印企中,中华商务就一直在积极探索,他们做了数字资产数据库,把很多印刷内容和信息电子化、碎片化,帮出版的客户做出版印刷的媒体数据库。他们还在增强现有技术,就是把印刷品内容和OCR识别、网络搜索等技术结合,很炫,定价也很高。北京雅昌利用多年来在艺术品印刷领域积累的内容和资源,延伸出的艺术品藏品拍卖数字信息服务。
2011年国内出版公司都在积极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打造在线出版系统,把出书编纂的过程电子化、碎片化,融合进一个在线的多媒体数据库,以后出书、出教材就会更方便。只需要按照关键字搜索,把相关内容找出来,用在线编辑的方法集结成书就可以了。
这就是未来的趋势,电子化、可搜索、可重用、一次编辑多次出版,而且还是跨平台出版,文化也就变成了数字资产。这也正是对企业进行IT再造的好处,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产品价值,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具文化,改善流程、减少开支
一个的技术公司应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工具文化。不断发展、改进公司的内部工具,可以*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运营人员的数目。这样一来,既改善了整体协调流程,又减少了整体的开支。
为了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公司要把好的人才放到工具开发那一块,因为工具做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人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印刷、出版企业都应该是用工具驱动的公司。以前大家习惯多讲机器、设备,现在要重视标准化管理,要按照ISO标准做公司的组织管理,但是这些都还不够,需要更加关注软件工具的利用和效率。
基于制造业的特色,软件开发一直是企业的短板。工具开发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完全可以让更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通过付费购买服务,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产品上。与机器设备这些物理工具不同,计算机工具可以实现“杠杆效应”的反复积累,通过组合这些“杠杆效应”可以达到更高的层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中尽量都采用软件工具。公司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产品和服务的性。工具团队不应该是一个由二线员工组成的“事后诸葛亮”的后勤部门,公司要利用有才华的工程师,开发或者运用好用的工具,把规范性的规则固化在里面,借助工具进行“强制性”推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随着逐渐推进对工具的掌握和学习,工具也会更加、“聪明”和与时俱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具智能化。
拉开差距,找到“人工成本”以外的优势
制造业郭台铭喊出2013年底将鸿海工人工资增加一倍、追过中国台湾的平均薪资水平。工资要大幅上涨是必然趋势。中国制造型企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也一定要创造出人工成本以外的更多优势。
要取得成功,在战略制定的高度上,就要运用《孙子兵法》的精髓:用的优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对手,战胜对手。而利用一切资源拉开和其他所有人的差距,也是企业长足发展、基业常青的必然之路。
现在一些大型印刷企业已经在实施自动化管理,借此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这给其他印刷企业同行们既带去了启发也带去了新的挑战。
借助自动化手段,印刷企业可以导入自己的“机械手臂”,运用自动化工具的、“聪明”、与时俱进的特征,推动企业进行深层次转型,迈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型制造产业。
IT再造,信息化管理的步
IT再造就是把传统的印刷企业信息化、电子化,这是日常生产管理迈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步,也是企业转型的步。
2012年5月在德鲁巴展,有很多做印刷出版和在线印刷的ERP、MIS系统的厂商来参展,这些信息系统十几年前就在很多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不少印刷、出版企业却是刚开始接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刷企业是为文化出版服务。
在国内的印企中,中华商务就一直在积极探索,他们做了数字资产数据库,把很多印刷内容和信息电子化、碎片化,帮出版的客户做出版印刷的媒体数据库。他们还在增强现有技术,就是把印刷品内容和OCR识别、网络搜索等技术结合,很炫,定价也很高。北京雅昌利用多年来在艺术品印刷领域积累的内容和资源,延伸出的艺术品藏品拍卖数字信息服务。
2011年国内出版公司都在积极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打造在线出版系统,把出书编纂的过程电子化、碎片化,融合进一个在线的多媒体数据库,以后出书、出教材就会更方便。只需要按照关键字搜索,把相关内容找出来,用在线编辑的方法集结成书就可以了。
这就是未来的趋势,电子化、可搜索、可重用、一次编辑多次出版,而且还是跨平台出版,文化也就变成了数字资产。这也正是对企业进行IT再造的好处,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产品价值,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具文化,改善流程、减少开支
一个的技术公司应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工具文化。不断发展、改进公司的内部工具,可以*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运营人员的数目。这样一来,既改善了整体协调流程,又减少了整体的开支。
为了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公司要把好的人才放到工具开发那一块,因为工具做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人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印刷、出版企业都应该是用工具驱动的公司。以前大家习惯多讲机器、设备,现在要重视标准化管理,要按照ISO标准做公司的组织管理,但是这些都还不够,需要更加关注软件工具的利用和效率。
基于制造业的特色,软件开发一直是企业的短板。工具开发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完全可以让更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通过付费购买服务,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产品上。与机器设备这些物理工具不同,计算机工具可以实现“杠杆效应”的反复积累,通过组合这些“杠杆效应”可以达到更高的层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中尽量都采用软件工具。公司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产品和服务的性。工具团队不应该是一个由二线员工组成的“事后诸葛亮”的后勤部门,公司要利用有才华的工程师,开发或者运用好用的工具,把规范性的规则固化在里面,借助工具进行“强制性”推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随着逐渐推进对工具的掌握和学习,工具也会更加、“聪明”和与时俱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具智能化。
拉开差距,找到“人工成本”以外的优势
制造业郭台铭喊出2013年底将鸿海工人工资增加一倍、追过中国台湾的平均薪资水平。工资要大幅上涨是必然趋势。中国制造型企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也一定要创造出人工成本以外的更多优势。
要取得成功,在战略制定的高度上,就要运用《孙子兵法》的精髓:用的优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对手,战胜对手。而利用一切资源拉开和其他所有人的差距,也是企业长足发展、基业常青的必然之路。
现在一些大型印刷企业已经在实施自动化管理,借此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这给其他印刷企业同行们既带去了启发也带去了新的挑战。
借助自动化手段,印刷企业可以导入自己的“机械手臂”,运用自动化工具的、“聪明”、与时俱进的特征,推动企业进行深层次转型,迈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型制造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精彩继续!NEPCON China 2025现场直击前沿科技碰撞,感受先进电子制造与热门领域融合的无限可能
NEPCON China 2025开幕,各大创新展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半导体封测、汽车电子、新能源、自动化及智慧工厂、中国静电防护专业展及电子洁净专区等各大专区创新应用与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2025-04-23 09:28:44
- 15198
-
座谈会上,双方针对印刷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产业园建设、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2025-03-11 14:12:39
- 15321
-
AMTS 20周年特辑——领跑新能源时代焊装产线,德珂斯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准
在2024年7月举行的AMTS 2024上,德珂斯(江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珂斯”)展示的9大产品线新品充分体现了其“每日新创意,每周新产品”的经营理念,用源源不断的产品创意在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中保持灵活,得到了现场观众与行业用户的一致认可。- 2025-02-11 11:32:28
- 1729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