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少直接限制我国印企绿色化发展
2013-09-05 10:09:48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1317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印刷行业是我国传统工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环保意思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印企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的重视。为促进印刷行业稳步前进,我国的印刷行业正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很多企业都想申请绿色印刷资格认证,但是限于认证机构的缺乏,认证工作虽稳步前进,但仍然满足市场需求。
在印刷行业开展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重要途径。绿色印刷认证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进行,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申请绿色印刷认证。国家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给予项目发展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等的扶持和倾斜。
目前,绿色印刷认证检查的主要依据是《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和《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检查的基本原则是以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为核心,以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为工具,对产品实现过程实施检查。
从2010年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与*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标志事件开始,我国推进绿色印刷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11年3月绿色印刷标准已正式实施,随后绿色印刷认证在中小学教材和书刊印刷企业中紧锣密鼓展开。
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大约30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北京地区有30余家,占到10%左右,认证数量位居全国,这也得益于北京地区绿色印刷工程的大力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斥资千万推动绿色印刷工程,有效地提升了北京地区的绿色印刷实施进程。
虽然绿色印刷已经开展两年之久,认证工作一直在有序的进行着,但也存在着诸多约束问题,使得绿色印刷认证步履维艰。对于印刷企业来讲只有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才能获得从事书刊印刷的资质。书刊印刷市场对于印刷行业来讲又是炙手可热的,因此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为了进入这一市场,全国很多的印刷企业都想做绿色印刷认证,这样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那就是目前在做绿色印刷认证的只有中环和国寰两家机构。面对众多的需要认证的企业,根本是做不过来,但是国家为了让绿色认证的市场稳定有序,公平公正,不允许新的机构进入。这样就造成了众多企业完成不了绿色印刷的认证,进而拿不到资质,从而影响企业更好的运营发展。
是一家独大?还是实行开放?绿色印刷认证究竟如何开展才能更加合理呢?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今后工作的陆续开展。
对于这种“垄断”局面,政府也引起了重视。因为进行绿色印刷认证不光是通过即可,企业每年还需要进行复审。所以认证过程相当繁琐,只有两家开放的认证机构根本不可能及时的完成认证工作,认证速度也相当缓慢。不光如此,还有咨询、认证、以及年检的费用都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对于企业来讲都是投资的成本。所以面对这种“垄断”的局面,印刷企业也都会有所抱怨,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放开,真正的打破垄断,降低成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呢?其实大家也都会对绿色印刷认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异议,或是过程繁琐、或是速度慢、或是成本高、或是认证方向不认同等等。
要想真的做到不垄断,需要从多方着手。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如何确保开放以后,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可以良好进行;其次认证机构要积极的配合,响应政策,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后就是企业方面要从根本上认清绿色印刷认证的概念以及了解进行绿色印刷认证的意义所在。
打破这样的“垄断”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认证这条道路上多方努力,不断摸索,调整策略,从根本上改善绿色印刷认证的困境。
在印刷行业开展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重要途径。绿色印刷认证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进行,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申请绿色印刷认证。国家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给予项目发展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等的扶持和倾斜。
目前,绿色印刷认证检查的主要依据是《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和《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检查的基本原则是以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为核心,以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为工具,对产品实现过程实施检查。
从2010年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与*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标志事件开始,我国推进绿色印刷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11年3月绿色印刷标准已正式实施,随后绿色印刷认证在中小学教材和书刊印刷企业中紧锣密鼓展开。
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大约30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北京地区有30余家,占到10%左右,认证数量位居全国,这也得益于北京地区绿色印刷工程的大力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斥资千万推动绿色印刷工程,有效地提升了北京地区的绿色印刷实施进程。
虽然绿色印刷已经开展两年之久,认证工作一直在有序的进行着,但也存在着诸多约束问题,使得绿色印刷认证步履维艰。对于印刷企业来讲只有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才能获得从事书刊印刷的资质。书刊印刷市场对于印刷行业来讲又是炙手可热的,因此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为了进入这一市场,全国很多的印刷企业都想做绿色印刷认证,这样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那就是目前在做绿色印刷认证的只有中环和国寰两家机构。面对众多的需要认证的企业,根本是做不过来,但是国家为了让绿色认证的市场稳定有序,公平公正,不允许新的机构进入。这样就造成了众多企业完成不了绿色印刷的认证,进而拿不到资质,从而影响企业更好的运营发展。
是一家独大?还是实行开放?绿色印刷认证究竟如何开展才能更加合理呢?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今后工作的陆续开展。
对于这种“垄断”局面,政府也引起了重视。因为进行绿色印刷认证不光是通过即可,企业每年还需要进行复审。所以认证过程相当繁琐,只有两家开放的认证机构根本不可能及时的完成认证工作,认证速度也相当缓慢。不光如此,还有咨询、认证、以及年检的费用都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对于企业来讲都是投资的成本。所以面对这种“垄断”的局面,印刷企业也都会有所抱怨,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放开,真正的打破垄断,降低成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呢?其实大家也都会对绿色印刷认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异议,或是过程繁琐、或是速度慢、或是成本高、或是认证方向不认同等等。
要想真的做到不垄断,需要从多方着手。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如何确保开放以后,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可以良好进行;其次认证机构要积极的配合,响应政策,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后就是企业方面要从根本上认清绿色印刷认证的概念以及了解进行绿色印刷认证的意义所在。
打破这样的“垄断”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认证这条道路上多方努力,不断摸索,调整策略,从根本上改善绿色印刷认证的困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 2018-04-17 09:28:13
- 5934
-
2016年9月22日至23日,华北、东北八省(市)印刷业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高唐泉林大酒店盛大召开。本次论坛紧密围绕“绿色印刷、环保治理”这一行业热点话题,共同探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全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中,印刷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共计2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传递出行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情绪,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 2016-09-26 10:40:57
- 478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