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2014-09-11 09:09:25互联网阅读量:1848 我要评论
导读: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世纪,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的世纪。对于包装行业来说,我们应该去创新,去发展。
包装,根据其历史演变过程,历史学通常把它分为原始包装、古代包装、近代包装、现代包装四个阶段。
原始包装是指旧石器时代人们利用现存的植物叶子、果壳、葫芦、贝壳等作为盛装、转运实物与用水的容器,实际上并不具备设计的内涵,只能算是包装的萌芽。但是,作为设计的源泉,并非没有现实意义,仿照葫芦造型的酒瓶、药瓶,和仍然利用叶子、果壳、贝壳作为容器等等在现在包装设计中并不鲜见。
现代包装,是指从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和长途安全储运物资与商品,进而推向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物质功能与审美需要为中心的包装。这样看来,似乎我们所说的传统包装设计,既不包括原始包装(因为不具设计内涵),也不包括现代包装(因为史学家对现代包装规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限)。
然而,从“传统”二字的本意考察,是指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就时间上说,传统就是过去,昨天是传统,今天是现代,明天是未来,今天的现代将变成明天的传统,传统在时间的流变中不断产生位移,不断扩大时限。据此,我们对“传统包装设计的理解”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目前来说,它不仅包括了中外古代包装设计与现代包装设计,而且也包括了19世纪中叶至2000年以前的中外包装设计,同时,也不可忘记原始社会处于萌芽状态的包装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借鉴作用。包装设计的出路在于创新。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世纪,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的世纪。如何使包装设计适应这种喜人而又逼人的新形势,是包装设计艺术界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两个字——创新。
创新,必须认真研究传统。创新,站在实践论的角度去理解,应是个具有浓厚系统意味的联系之词,它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传统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未来的基础。包装设计也是一样,要创新,就的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研究传统,否则,创新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创新,必须更新观念。包装设计要创新,首先应该是包装设计家观念的更新,我们必须树立达传统观、达设计观、
对于传统的理解,不知什么原因,*以来,许多人的脑海里,似乎专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对于那些专门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人来说,这样理解也无可指责,但作为一个的设计家,这样去理解传统还远远不够,还显得太狭隘,起点应该高一些,视野应该更开阔些。所以,我们应树立大传统观,我们所讲的传统,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统,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研究本民族、本地域的包装设计的传统,还要了解、熟悉、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包装设计的传统。
从事包装设计的艺术家,不仅要研究包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还要研究整个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现状,不仅要研究包装设计的技能技巧,还要研究如绘画、书法、诗词、影视等姐妹艺术的技能技巧,一次扩大眼界、启迪思维、开发只能。要跳出包装设计看包装设计,这就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大设计观。
包装,根据其历史演变过程,历史学通常把它分为原始包装、古代包装、近代包装、现代包装四个阶段。
原始包装是指旧石器时代人们利用现存的植物叶子、果壳、葫芦、贝壳等作为盛装、转运实物与用水的容器,实际上并不具备设计的内涵,只能算是包装的萌芽。但是,作为设计的源泉,并非没有现实意义,仿照葫芦造型的酒瓶、药瓶,和仍然利用叶子、果壳、贝壳作为容器等等在现在包装设计中并不鲜见。
现代包装,是指从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和长途安全储运物资与商品,进而推向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物质功能与审美需要为中心的包装。这样看来,似乎我们所说的传统包装设计,既不包括原始包装(因为不具设计内涵),也不包括现代包装(因为史学家对现代包装规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限)。
然而,从“传统”二字的本意考察,是指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就时间上说,传统就是过去,昨天是传统,今天是现代,明天是未来,今天的现代将变成明天的传统,传统在时间的流变中不断产生位移,不断扩大时限。据此,我们对“传统包装设计的理解”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目前来说,它不仅包括了中外古代包装设计与现代包装设计,而且也包括了19世纪中叶至2000年以前的中外包装设计,同时,也不可忘记原始社会处于萌芽状态的包装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借鉴作用。包装设计的出路在于创新。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世纪,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的世纪。如何使包装设计适应这种喜人而又逼人的新形势,是包装设计艺术界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两个字——创新。
创新,必须认真研究传统。创新,站在实践论的角度去理解,应是个具有浓厚系统意味的联系之词,它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传统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未来的基础。包装设计也是一样,要创新,就的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研究传统,否则,创新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创新,必须更新观念。包装设计要创新,首先应该是包装设计家观念的更新,我们必须树立达传统观、达设计观、
对于传统的理解,不知什么原因,*以来,许多人的脑海里,似乎专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对于那些专门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人来说,这样理解也无可指责,但作为一个的设计家,这样去理解传统还远远不够,还显得太狭隘,起点应该高一些,视野应该更开阔些。所以,我们应树立大传统观,我们所讲的传统,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统,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研究本民族、本地域的包装设计的传统,还要了解、熟悉、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包装设计的传统。
从事包装设计的艺术家,不仅要研究包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还要研究整个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现状,不仅要研究包装设计的技能技巧,还要研究如绘画、书法、诗词、影视等姐妹艺术的技能技巧,一次扩大眼界、启迪思维、开发只能。要跳出包装设计看包装设计,这就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大设计观。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从2038年1月1日起,包装的可回收再生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必须至少达到B级才能投放市场。
- 2025-04-23 11:45:35
- 13506
-
2025海天华南总部开放周第三日,智能制造浪潮再掀高峰!现场人潮涌动,各大行业展区设备运行流畅,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
- 2025-04-21 11:37:20
- 1479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