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从格局到布局 数字印刷的“列数组合”

2014-12-05 09:10:52互联网阅读量:2612 我要评论


导读:数字印刷,难以数计,就好像千万个数字,有着组合的可能性。

       导读:数字印刷,难以数计,就好像千万个数字,有着组合的可能性。
  
  2015年即将到来,印刷界依旧呈现焦灼局面,一些实力强、业务广的传统印刷企业陆续进军数字印刷,70%左右的数字印刷技术应用于商务快印,以建筑图文为主;仍然没有拿得出手的核心产品与商业模式。那么,关于2015年数字印刷行业发展趋势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所了然的是,高适应性是数字印刷技术顺利占领商业印刷市场的关键因素。这个优势对于包装业同样适用,尤其是可处理多种承印材料的明显特征,软包装、卡纸和硬塑料三大领域都可轻松应对。随着数字印刷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已经可以成功应用到薄膜、塑料、折叠纸盒和瓦楞纸等领域,同时对各种薄纸的处理要好于传统柔印机。早期的商业印刷企业在采用数字印刷技术时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工作流程和印后解决方案。今天,许多工作流程和印后厂商为此已经推出同时可适用于胶印和数字印刷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
  
  加工服务转向技术服务
  
  印刷的本质是信息的传播,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刷业被定义为加工制造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陆长安总结ChinaPrint2013时说“印刷业向服务转型”是印刷趋势之一,这表明现在的印刷业连服务业都不是,更别提信息产业、IT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需要数字化的不仅是印刷,更是管理、技术、流程、标准。数字印刷企业不能只做加工商,而要做信息加工商。不管是中国台湾健豪还是香港保诺时,核心竞争力都在于IT技术。什么时候你能参与到内容的创造上,且又能在后期的销售上分一杯知识产权的羹,才算技术服务商、内容服务商、信息服务商。
  
  传统印刷思考
  
  由于成本的限制,再靠价格竞争已不可能,印企只有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去赢得客户。站在客户的立场帮助客户了解市场。通过强大的印前工艺力量,帮助客户选择优的产品设计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品质,节省成本,并实现利益大化。长此以往,它自然而然地愿意成为你的固定客户。传统的印刷企业是重生产、轻设计,甚至根本就没有为满足客户要求而存在的印前设计部门。现在,这一要求已经摆到所有印刷工厂的面前,客户需要印刷企业帮助他们完成全部策划,而且要有数个方案可供选择。
  
  紧抓展会机会提升客户认知度
  
  行业展会是企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首映礼”,但是企业在推出的同时也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让他们真正了解该产品该技术的发展。每次行业展会,我们都可以看到设备厂商推出的创新应用,关键看设备用户怎么用。只有通过企业的引导,印刷客户才有可能应用这些技术。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做的个性化标签可乐瓶的市场营销活动。8家横跨欧洲的标签企业以12台IndigoWS6000系列数字印刷机结合传统印刷技术参与生产,24小时日夜不断、3个月,共完成了8亿个不同的个性化瓶身标签,创造了IndigoWS6000数字印刷机系列工作量的新纪录。当然,这不是普通数字印刷企业能承接到的业务,但数字印刷企业要从案例中得到启发,主动寻找并引导此类客户。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彦如是评价道:“数字印刷,不是印刷技术的颠覆,而是印刷生意的颠覆!”
  
  又如,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被客户接受,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就与快印企业合作,建立后台营销积分网站,客户每扫描一次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一方面为设备厂商和快印企业带来了双赢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也让印刷客户成为了企业忠实的“粉丝”。
  
  数字未来,传统仍犹在
  
  此外,无论是从上下游需求匹配、化脚步的适应、单品活件需求的增生还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都为消费者带来了足够的兴趣,对产品的包装材料需求显得更加多样化,对印刷质量和色彩则希望能够可以媲美传统印刷方式加工的产品。
  
  当然,这些并不能完全保证数字印刷能满足未来的市场市场要求,在经济压力与社会瞬息变化的影响下,个性化的附加值似乎更显魅力。如何在技术课题上再求突破,寻得个性与共性的双赢,是数字印刷在未来优良前行的关键一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