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神奇的传统印刷术 从“印”字到印字成册的演进

2015-02-02 12:06:09慧聪印刷网阅读量:2818 我要评论


导读: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隋唐的雕版印刷开始,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来传到欧洲,对*的文明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你知道我国古代的书是怎样印成的吗?雕版印刷和活字版印刷有什么不同?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12星座图?

      导读: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隋唐的雕版印刷开始,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来传到欧洲,对*的文明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你知道我国古代的书是怎样印成的吗?雕版印刷和活字版印刷有什么不同?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12星座图?

      “印”的本意表示向下按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印刷的“印”字。“印”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大手按压一个跪着的人,初表示按压的意思,是“抑”的初文,两个字在古代通用。

      在造纸术广泛应用之前的竹、木简册时期,印章是压盖在封泥上来使用的,所以印章一般称为“印”。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初的意义逐渐消褪,于是就加了个提手旁另造了一个“抑”字。

      古代印刷术来源于印章

      南北朝时,纸质的书籍已经基本上替代了早期的竹木简,人们阅读方便多了,但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前,还是要靠手抄书籍来传播。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后来,在印章等技术的启发下,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印章在商周时期就有,一般在方寸之间,只有几个字。而晋代炼丹家葛洪提到,当时的道家流行一种4寸见方,有120个字的大木印,很像一块小小的雕版了。

      此外,佛教徒为了使手抄的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盖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受印章、拓印等技术的启发,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早期的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佛经。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雕版印套书要花十二年

      古代印刷术大体上可分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两大类。雕版印刷发明于唐代初期。

      雕版印刷是先将文字反刻在一块整的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材上,之后在版上刷墨,再把干净纸张铺上并紧贴刮擦,把纸揭起来,就会印出正面的文字或图画。大大加快了书籍制作的速度。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雕版印刷书籍规模很大,如当时的“四大官书”中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都是上千卷。《大藏经》规模更大,共有5048卷,用了12年时间,雕版达13万块之多。

      活字印套书一月成百部

      虽然雕版印刷到宋朝时日趋完善,但是这种印刷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比如雕版缓慢,而且一旦出错,整版都要重刻,况且雕版的保管存放也很不方便……所以在此基础上,宋代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作活字排印,印刷灵活方便,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和毕昇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

      此后,历经元、明、清代,逐渐发展出木、陶、锡、铜等各种活字印刷。元代的王祯发明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加快了捡字速度。据记载,当时用新方法试印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成了100部。

      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后,将印刷业推向了工业化时代。现代的凸版铅印的基本原理与当初的活字印刷术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千年前就有十二星座图

      许多人以为12星座概念是近现代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殊不知,早在宋代苏州就已出现绘有相关图像的印刷品了。

      据考证,12星座概念早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前后传入印度,后随佛经进入中国。现藏在苏州博物馆的佛经《大隋求陀罗尼经》,印刷于宋“景德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上面印的羊、蟹、秤、狮子、瓶、鱼(两条)、牛等12个图像,正好对应白羊、巨蟹、天秤、狮子、水瓶、双鱼、金牛等星座,基本可以确定,12星座概念晚在北宋时期就已传入苏州地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