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市场动态

数字化时代 混合印刷引起观念到实践的转变

2015-08-17 11:47:39科印网  阅读量:6982 我要评论


导读:伴随未来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成熟带来的设备和耗材成本的降低,在混合印刷领域可早实现数字胶印。

  导读:伴随未来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成熟带来的设备和耗材成本的降低,在混合印刷领域可早实现数字胶印。
  
  伴随着电子媒体逐渐取代纸媒的大规模信息传播作用,印刷品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手段和工具日渐重要,这一方面使得混合印刷成为跨媒体营销工具和软件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使得混合印刷成为大家所关注的方向。到底混合印刷该往何处去?
  
  前几年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是因为品质、专色、产能、按印付费价格高等原因很难被大规模普及应用,但是喷墨技术的出现给了我们新的思路,就是用传统印刷机械成熟的机电气系统(如送纸、收纸、马达传动等)和数字喷墨压电晶体喷头与印刷数字前端技术融合,加上印前混合流程和连线后道设备,形成混合印刷新模式。伴随未来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成熟带来的设备和耗材成本的降低,在混合印刷领域可早实现数字胶印。
  
  混合印刷的思维
  
  与其说混合印刷是一种重新组合的印刷方式,不如说,它也引发了各个层面的思维变化。
  
  设备层面的混合印刷:胶印机的送纸、收纸、马达传动,加上数字喷头和数字印刷前端服务器,形成胶印大产能和数字张张不同灵活性的结合。这是小森多年前就开始投入研发的数字胶印产品,并将在今年9月日本IGAS2015和明年5月德国drupa2016上展示商业化产品。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胶印机加装数字喷头喷码可变数据信息,但这种方式还是沿袭旧式混合印刷方式。
  
  流程层面的混合印刷:数字印刷和胶印协同印刷的关键是色彩的一致性。当色彩管理达到统一时,文件可以根据成本和交期分发数字和胶印,小森KCS色彩管理软件可实现数字印刷和胶印的色彩一致性。通过和前端第三方流程兼容,可实现在数字印刷机上打样,在胶印机上印刷;大小印量订单智能分配给胶印或数字设备完成印刷。
  
  工艺层面的混合印刷:数字和胶印各完成一部分,终统一在后道完成产品。目前随着印后数字化的发展,局部数字UV设备、数字激光模切压痕设备已经开始有产品出现,未来这些设备进一步成熟后可以连线到小森喷墨数字胶印系统中,形成印刷印后一体化全自动混合印刷生产线。
  
  营销层面的混合印刷:在小森的轮转胶印、单张纸胶印、钞票印刷设备上实现胶印大量低成本彩色印刷后,再使用小森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可实现可变数据的彩色和黑白印刷,通过不同的第三方可变数据软件满足客户对数据管理与需求。这方面大的机遇在于与印刷电子技术结合,重新定义混合印刷的边界和应用领域。
  
  混合印刷的未来之路
  
  未来,混合印刷的发展越来越走向设备和工艺一体化。
  
  1.万物互联,事实上药监码、食品质量追溯体系、质检码、物联网,这些应用的发展使得传统印刷生产与数字可变信息结合,未来混合印刷将简化到设备越来越自动化,印前印中印后越来越一体化,这使得混合印刷在所有的药监码、质检码、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物联网环节都有个性信息的拓展空间。
  
  2.电子商务逐渐使得生产方式由预估生产到按需生产,一方面使得信息媒介开始实现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另一方面也使得功能印刷如包装等领域趋向包装和工业生产同一场地进行。未来的混合印刷将是柔性生产。柔性混合印刷的需求使得印刷作为功能包装,成为产品生产中一个更为紧密和的环节。
  
  3.混合印刷发展到喷墨数字胶印的阶段,不仅在纸张承印物上,更要在玻璃、陶瓷、钢铁、印花等更多的承印物表面上进行印刷,成为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万物可印,印刷的前端逐渐与文化产业和跨媒体营销产业融合,后端逐渐和工业民用生产融合,设备自身逐渐从混合印刷降低成本向自动一体化提率发展。
  
  展望未来,混合印刷随着数字印刷逐渐从碳粉向喷墨转移,在大规模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提高、承印物种类多样化方面日趋由不同设备混合到一体自动化设备,并与印刷电子技术结合,从产品营销和防伪到工业包装云监控,在信息营销和印刷工业化方面的前景不可限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