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包装膜产业产能过剩 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5-12-14 09:49:04中国包装网阅读量:7205 我要评论
导读:今天,BOPP薄膜产业中综合实力颇强,规模颇大的老大已屹立于东方,她将强势左右我国BOPP包装薄膜产业的发展走势(无论你是否愿意),甚至可能对BOPP包装产业的格局也产生重大影响。
2015年6月,亚洲颇大丙烯丙烷精馏塔在中景石化科技园顺利吊装,10月23日,中国软包装集团下属之中景石化聚丙烯项目工程完成了中交验收。该石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BOPP、PP、丙烯单体三级产品总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今天,BOPP薄膜产业中综合实力颇强,规模颇大的老大已屹立于东方,她将强势左右我国BOPP包装薄膜产业的发展走势(无论你是否愿意),甚至可能对BOPP包装产业的格局也产生重大影响。
改变迫在眉睫,风暴即将掀起。
中国软包装集团中景石化基地套年产50万吨聚丙烯聚合装置将于2016年1月份正式投产,第二套年产50万吨装置随即在3月份投产,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年产120万吨聚丙烯(丙烯单体)将于2017年投产。
此外,中国软包装集团目前正与世界石化巨头利安得巴塞尔签订新的120万吨新技术的聚丙烯项目投资合同,届时该集团将具有240万吨聚丙烯生产规模。
目前,中软集团在全国设有五大BOPP生产基地,分别是福建、上海、成都、河南、辽宁。
该集团近期计划在2016年与德国布鲁克纳新签10条(套)、中期计划是在三年内再签10条(套)宽幅高速BOPP包装薄膜生产线。
一边是中软集团产业链建设的汹涌潮水,一边是中国BOPP行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BOPP包装薄膜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火焰。
经统计,截止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大中华区域BOPP包装薄膜产能已达515.6万吨(按照厚膜),在建产能(设备购买合同生效,或正在安装)93.0万吨,规划产能(计划购买,合同未生效)18.6万吨。
已建成投产产能约有10.0%处于停产待处理(待报废、待转售)或*停机状态,这些生产线由于购入年限长、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再生产的竞争力不强,被称之为“僵尸”产能。
虽然下游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8%~10%,但BOPP包装膜产业仍处于严重的阶段性产能和结构性产能过剩,主要特征为:
1、生产线老化严重,高耗能低产量,成本高企,这是硬伤;
2、产品同质化严重,仅靠低价竞争,越做越亏;
3、受制于上游原料供应的价格束缚,终沦为“搬运工”;
4、自有资金严重匮乏,设备更新及技术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中国BOPP包装薄膜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惨烈,企业生存发展步履维艰,中小型BOPP包装膜企如何转型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经调研和探讨,一些行业*人士认为BOPP包装薄膜产业或将出现以下几种格局:
1、走合作共赢道路。部分实力较弱厂家会考虑主动依托中国软包装等大型集团,结合现有资源,受其委托加工,生产线承包;
2、加速产品转型升级,走差异化的道路。放弃胶带膜、厚光膜等大路市场,转变为专攻特殊膜的市场;
3、为避免无休止的经济损失,激流勇退,撤出BOPP包装薄膜行业……
中国软包装集团这艘塑膜和石化航母的巨大冲击力已经赫然在目,并且还在继续沿着全套产业链的完备建设方向进一步裂变。如何令市场竞争更有序,使经济和产业生态取得双赢,为BOPP包装薄膜产业的良性健康稳步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位包装人思索。
2015年6月,亚洲颇大丙烯丙烷精馏塔在中景石化科技园顺利吊装,10月23日,中国软包装集团下属之中景石化聚丙烯项目工程完成了中交验收。该石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BOPP、PP、丙烯单体三级产品总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今天,BOPP薄膜产业中综合实力颇强,规模颇大的老大已屹立于东方,她将强势左右我国BOPP包装薄膜产业的发展走势(无论你是否愿意),甚至可能对BOPP包装产业的格局也产生重大影响。
改变迫在眉睫,风暴即将掀起。
中国软包装集团中景石化基地套年产50万吨聚丙烯聚合装置将于2016年1月份正式投产,第二套年产50万吨装置随即在3月份投产,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年产120万吨聚丙烯(丙烯单体)将于2017年投产。
此外,中国软包装集团目前正与世界石化巨头利安得巴塞尔签订新的120万吨新技术的聚丙烯项目投资合同,届时该集团将具有240万吨聚丙烯生产规模。
目前,中软集团在全国设有五大BOPP生产基地,分别是福建、上海、成都、河南、辽宁。
该集团近期计划在2016年与德国布鲁克纳新签10条(套)、中期计划是在三年内再签10条(套)宽幅高速BOPP包装薄膜生产线。
一边是中软集团产业链建设的汹涌潮水,一边是中国BOPP行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BOPP包装薄膜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火焰。
经统计,截止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大中华区域BOPP包装薄膜产能已达515.6万吨(按照厚膜),在建产能(设备购买合同生效,或正在安装)93.0万吨,规划产能(计划购买,合同未生效)18.6万吨。
已建成投产产能约有10.0%处于停产待处理(待报废、待转售)或*停机状态,这些生产线由于购入年限长、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再生产的竞争力不强,被称之为“僵尸”产能。
虽然下游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8%~10%,但BOPP包装膜产业仍处于严重的阶段性产能和结构性产能过剩,主要特征为:
1、生产线老化严重,高耗能低产量,成本高企,这是硬伤;
2、产品同质化严重,仅靠低价竞争,越做越亏;
3、受制于上游原料供应的价格束缚,终沦为“搬运工”;
4、自有资金严重匮乏,设备更新及技术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中国BOPP包装薄膜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惨烈,企业生存发展步履维艰,中小型BOPP包装膜企如何转型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经调研和探讨,一些行业*人士认为BOPP包装薄膜产业或将出现以下几种格局:
1、走合作共赢道路。部分实力较弱厂家会考虑主动依托中国软包装等大型集团,结合现有资源,受其委托加工,生产线承包;
2、加速产品转型升级,走差异化的道路。放弃胶带膜、厚光膜等大路市场,转变为专攻特殊膜的市场;
3、为避免无休止的经济损失,激流勇退,撤出BOPP包装薄膜行业……
中国软包装集团这艘塑膜和石化航母的巨大冲击力已经赫然在目,并且还在继续沿着全套产业链的完备建设方向进一步裂变。如何令市场竞争更有序,使经济和产业生态取得双赢,为BOPP包装薄膜产业的良性健康稳步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位包装人思索。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博斯特在深圳研讨会面向大中华区上线BOBST Connect,聚焦软包装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议题: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 2025-05-07 14:04:50
- 50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13.37%;归属净利润1558万元,同比下降78.08%;扣非净利润173.4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55%。
- 2025-05-06 11:41:54
- 6613
-
永创智能与京东工业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推进包装设备供应链数智化
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永创智能是京东工业在包装设备领域重要的战略伙伴,此次战略合作签约,是京东工业布局包装设备行业的一个重要步骤,标志着双方从“平台合作”迈向“供应链深度融合”。- 2025-05-06 11:41:03
- 645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