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与“互联网+”印刷制造业的新启示
2016-03-08 10:36:08印联传媒阅读量:7114 我要评论
导读:“互联网 ”似乎成了一种风尚,成为互联网行业、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流行业以及媒体业争相谈论的话题。
事实上,“互联网+”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对“工业4.0”战略的扩张,是将“工业4.0”扩展到了“N业4.0”,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工业4.0”与“互联网+”印刷制造业新启示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举行开幕会。在这次大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其具体表述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市场。”
一时间,“互联网+”似乎成了一种风尚,成为互联网行业、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流行业以及媒体业争相谈论的话题。不过在经历了初的喧嚣与浮躁之后,众人开始挖掘“互联网+”的真正内涵。
1、“互联网+”vs.“工业4.0”
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就曾经提出了“工业4.0”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机。“工业4.0”的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2014年10月10日,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而“工业4.0”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被明确写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工业4.0”也因此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德在“工业4.0”上达成合作
“工业4.0”项目主要包含三大主题,即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其中的“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事实上,“互联网+”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对“工业4.0”战略的扩张,是将“工业4.0”扩展到了“N业4.0”,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2、中国印刷制造业与“工业4.0”和“互联网 ”差距很大
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为制造行业描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未来,但是对于中国印刷制造业而言,这个美丽的未来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中国印刷制造业的起步较晚,而且客观地讲,无论是中国的印刷设备制造,还是中国的印刷器材制造,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还只是实现了量的突破,而没有实现质的突破。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印刷制造业在上鲜有拿得出手的、真正的发明创造,能够在欧美发达国家申请到的数量寥寥。中国印刷制造业尚未有一家企业真正可以*发展潮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印刷制造业靠的依然是模仿,是跟在国外对手后面亦步亦趋。
不过中国虽然在基础技术方面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互联网技术、IT技术等方面,中国和*水平的差距不大,有些甚至可以在上居于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技术、IT技术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而自起发展之始,中国也已经开始相应的探索了,所以中国可以在这方面与*水平同步;而基础技术的发展,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中国在这方面反而相形见绌。
因此,中国发展“工业4.0”或是“互联网+”,其实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基础技术上,而不是互联网技术、IT技术上。前者才是因为互联网技术、IT技术能够起到的作用,只可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没有基础技术的支撑,中国的“工业4.0”或是“互联网+”,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
事实上,“互联网+”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对“工业4.0”战略的扩张,是将“工业4.0”扩展到了“N业4.0”,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工业4.0”与“互联网+”印刷制造业新启示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举行开幕会。在这次大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其具体表述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市场。”
一时间,“互联网+”似乎成了一种风尚,成为互联网行业、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流行业以及媒体业争相谈论的话题。不过在经历了初的喧嚣与浮躁之后,众人开始挖掘“互联网+”的真正内涵。
1、“互联网+”vs.“工业4.0”
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就曾经提出了“工业4.0”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机。“工业4.0”的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2014年10月10日,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而“工业4.0”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被明确写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工业4.0”也因此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德在“工业4.0”上达成合作
“工业4.0”项目主要包含三大主题,即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其中的“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事实上,“互联网+”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对“工业4.0”战略的扩张,是将“工业4.0”扩展到了“N业4.0”,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2、中国印刷制造业与“工业4.0”和“互联网 ”差距很大
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为制造行业描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未来,但是对于中国印刷制造业而言,这个美丽的未来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中国印刷制造业的起步较晚,而且客观地讲,无论是中国的印刷设备制造,还是中国的印刷器材制造,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还只是实现了量的突破,而没有实现质的突破。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印刷制造业在上鲜有拿得出手的、真正的发明创造,能够在欧美发达国家申请到的数量寥寥。中国印刷制造业尚未有一家企业真正可以*发展潮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印刷制造业靠的依然是模仿,是跟在国外对手后面亦步亦趋。
不过中国虽然在基础技术方面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互联网技术、IT技术等方面,中国和*水平的差距不大,有些甚至可以在上居于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技术、IT技术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而自起发展之始,中国也已经开始相应的探索了,所以中国可以在这方面与*水平同步;而基础技术的发展,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中国在这方面反而相形见绌。
因此,中国发展“工业4.0”或是“互联网+”,其实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基础技术上,而不是互联网技术、IT技术上。前者才是因为互联网技术、IT技术能够起到的作用,只可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没有基础技术的支撑,中国的“工业4.0”或是“互联网+”,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传统工厂疯狂“奔向”工业4.0!智能工厂建设实现“质”和“量”的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建设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达到近8000个,其中,SEW电机智能工厂、江苏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东风商用车轮智能工厂近期传出建设新动向!- 2023-07-24 18:20:30
- 8940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服务提供商能把服务过的每一个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可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习惯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那么,数码快印企业是否也可以充分运用IT技术进行大数据信息处理并运用?
- 2016-02-22 16:54:11
- 7833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