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 纸媒也是不会消亡

2016-03-09 10:48:37人民政协网阅读量:9395 我要评论


  导读:电子产品再丰富,再日新月异,纸媒也是不会消亡的。”*委员何香久谈到,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的,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电子产品再丰富,再日新月异,纸媒也是不会消亡的。”*委员何香久谈到,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的,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何香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现在青少年读书大部分是电子书,通过纸媒阅读的很少,“前些年坐地铁,会看到青年人每人拿着一张报纸在看,现在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对这一发现,何香久略感失落,“我们国家是有阅读传统的,但现在国人读书量在锐减。”何香久这几年一直在做公共阅读的调查,他调查发现其实真实数据更不乐观。
  
  他打趣说道:“我们中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一年只读半本书和一年读60本书的人能聊天吗?能‘气自华’吗?肯定做不到。”对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民阅读”,何香久印象深刻,“他是第二次提‘全民阅读’,把我们公众的文化接收看成一个国家战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何香久看来,全社会要形成读书的风气,“这是人格养成的必要过程。”
  
  要形成全社会读书的风气,何香久认为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他以近两年的调研发现为例指出,很多农家书屋配置的书都是一样的,“山东的书有种水稻的,湖北、海南的书有种高粱的”。何香久分析称,国家拿出几百亿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但是真正享受的主体却是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有没有能力享受呢?”何香久反问道,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到城市打工了,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红利;*投入的几百个亿他们也享受不到,“所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城市和农村文化享受的边缘人。”
  
  基于此,何香久认为,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2.6亿农民工,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文化红利。何香久介绍说,他曾问过一些农民工,每年看几本书,“出来打工10年的农民工告诉我10年没看过一本书。”何香久2015年开始着力筹建家农民工图书馆,预计2016年可以向农民工开放,“我先调查他们需要哪方面的书,除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外,还要做引导。”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纸媒“堡垒”被攻破 大众时尚杂志出现停刊潮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纸媒的日子越发不好过,如今就连后一道防线也出现了裂痕。2015年的寒冬,我们告别的不仅是自己的过去,也有不少的时尚杂志。
    2015-12-15 13:50:57
    7909
  • 纸媒命运终揭秘 春天依旧

    纸媒命运终揭秘 春天依旧

    【ppzhan】当前纸媒受到的挑战确实很严峻,不同纸媒类型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2012-10-11 11:54:51
    1373
  • 《新闻周刊》或将重回纸媒市场

    《新闻周刊》或将重回纸媒市场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瑜伽流行,电子阅读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很多纸媒纷纷转战数字市场,但是,近日,阔别纸媒一年之久的《新闻周刊》表示将于2014年重新推出纸质版。
    2013-12-04 15:12:09
    933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