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互联网+”时代到来 业务需更具个性化
2016-03-17 11:31:33印刷工业杂志社 文/余堃阅读量:7848 我要评论
导读:印刷的“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印刷更多地开始面向独立的个人或者更为细小的市场,于是更具有服务行业的特性。如何以更的角度切入市场,实现自我进化,是互联网时代中每家印刷企业都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这没有统一的答案。
一位微信互加好友却素未谋面的客户需要将2000份印刷品进行异形折页加工,挑战的是,这2000份印刷品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北京北五环(印刷厂)到南六环(折页厂),直至东三环(客户)的运动轨迹。该客户用手机APP购买了一个将印刷品从印刷厂送至我们折页厂的送货服务,待我们完成折页后通知客户,其马上通过手机APP从我们附近寻找到一位送货员取走货品并送到其客户手中,而此时该客户的货款也通过微信转账到了我的账户。就这样,这位客户利用手机APP洞察掌握了一切,不用出面却利用社会资源地完成了印刷企业的全套服务。如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让印刷业俨然摇身变为时下为流行的O2O(Onlineto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而我们早已深入其中——印刷的“互联网 ”时代已然到来了。
印刷业的服务属性加深
与互联网深度结合
我不愿将印刷称为工业,尽管它有着工业规模化生产的特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复制,但随着技术发展的允许,市场对个性化短版的需求越来越高,印刷更多地开始面向独立的个人或者更为细小的市场,于是更具有服务行业的特性——快速积极响应、服务体贴入微。
仅以一次性纸杯为例,超市里销售的都是图案相同的纸杯,但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生日宴会上的主题纸杯、新春佳节之时家里配备的喜庆主题纸杯、企业进行宣传的LOGO主题纸杯……都有着更广阔的市场。而这些需求都必须依靠畅通便捷的渠道去完成了解产品、提供需求、确认购买、收款及收货的过程。唯有互联网才能让印刷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预见,未来的印刷更加需要依赖互联网而生存,无论是书刊印刷、包装印刷,还是商业印刷。更强调服务属性的印刷业,为了实现更为的需求满足而更为深入地拥抱互联网,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企业电子商务时代来临
印刷终于等来赛点
稍有注意便不难发现,目前的电子商务早已告别了“淘宝”时代,显然在互联网上做生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买卖。现在使用更多的互联网体验是网络相亲、手机订票订酒店、订餐送餐、家政上门服务、网络开展投资项目,等等。总结而言,就是摆脱地域和市场范围的束缚,大家服务大家,每一个个体用自己的技能去*,去服务社会,也去购买其他个体的技能和服务。这种“网络众包”模式真正抓住了互联网的核心,节省了人们挑选和决策的成本,让对的人以合理的成本和收益去做对的事情。
互联网可以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把这种以人为单位的个体再扩大,换成一家家的企业,是的,这就是在2015年已经崭露头角、2016年或将如火如荼的企业电子商务。此前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服务大多是B2C、C2C,面向的是终端客户C端。虽然互联网打破了市场的藩篱,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面向全部的市场和客户,但每一家企业并不是*的“巨无霸”企业,于是一大批专门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涌现,比如社保缴纳、法律咨询、货物运输、营销推广……。其将每一种商务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并利用强大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整合,实现着此前一家小企业无法完成的目标。滴滴打车就是依靠一个APP成为了大的出租车公司。
我们总在讨论印刷的出路在哪里,一个观点是如果印刷企业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就实现不了规模效益下的低成本和*,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错,年产值几十亿的“巨无霸”印刷企业自然在工业复制的市场领域*。但如果将一家家专注于某一道印刷工序的微型企业进行整合,通过“网络众包”实现一个个模块化服务呢?一家*的“印厂”就可以这样出现了。从利基市场出发抢占大范围的客户,互联网让微型印刷企业聚沙成塔,且比大型印刷企业具有更为灵活的市场经营策略,这或许才是印刷“互联网 ”的真正赛点。
互联网淘汰剩余产能
印刷核心竞争力不再是设备
如今,企业生存成王败寇。经营得风生水起的企业,或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如了低成本快时尚服装风潮的优衣库;或将某一方面做到,如将中端手机的价位拉低至千元以下的小米。而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细小的决策失误,哪怕是一直做不到同类型,也会被市场无情淘汰。但需要意识到的是,互联网并不是淘汰失败的企业,而是剩余的产能。如果一家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某一市场的需求,物美价廉,那么还有怎样的理由让第二家类似的企业存在于市呢?因此,颠覆型企业只能有两条路可走,或者让这种产品和服务更加物美价廉;或者彻底升级或改变这种市场需求。基于这个理念,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印刷企业而言,是否要去更新设备已经不是主要的考虑点,而如何以更的角度切入市场,实现自我进化,却是每家企业都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这没有统一的答案。
拿起一本2016年印制出版的书籍时,会发现其和十几年前的书并无二致,但生产这本书的印刷企业却在这崭新的时代激荡着,印刷的“互联网 ”时代已然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作者为北京艺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位微信互加好友却素未谋面的客户需要将2000份印刷品进行异形折页加工,挑战的是,这2000份印刷品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北京北五环(印刷厂)到南六环(折页厂),直至东三环(客户)的运动轨迹。该客户用手机APP购买了一个将印刷品从印刷厂送至我们折页厂的送货服务,待我们完成折页后通知客户,其马上通过手机APP从我们附近寻找到一位送货员取走货品并送到其客户手中,而此时该客户的货款也通过微信转账到了我的账户。就这样,这位客户利用手机APP洞察掌握了一切,不用出面却利用社会资源地完成了印刷企业的全套服务。如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让印刷业俨然摇身变为时下为流行的O2O(Onlineto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而我们早已深入其中——印刷的“互联网 ”时代已然到来了。
印刷业的服务属性加深
与互联网深度结合
我不愿将印刷称为工业,尽管它有着工业规模化生产的特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复制,但随着技术发展的允许,市场对个性化短版的需求越来越高,印刷更多地开始面向独立的个人或者更为细小的市场,于是更具有服务行业的特性——快速积极响应、服务体贴入微。
仅以一次性纸杯为例,超市里销售的都是图案相同的纸杯,但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生日宴会上的主题纸杯、新春佳节之时家里配备的喜庆主题纸杯、企业进行宣传的LOGO主题纸杯……都有着更广阔的市场。而这些需求都必须依靠畅通便捷的渠道去完成了解产品、提供需求、确认购买、收款及收货的过程。唯有互联网才能让印刷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预见,未来的印刷更加需要依赖互联网而生存,无论是书刊印刷、包装印刷,还是商业印刷。更强调服务属性的印刷业,为了实现更为的需求满足而更为深入地拥抱互联网,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企业电子商务时代来临
印刷终于等来赛点
稍有注意便不难发现,目前的电子商务早已告别了“淘宝”时代,显然在互联网上做生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买卖。现在使用更多的互联网体验是网络相亲、手机订票订酒店、订餐送餐、家政上门服务、网络开展投资项目,等等。总结而言,就是摆脱地域和市场范围的束缚,大家服务大家,每一个个体用自己的技能去*,去服务社会,也去购买其他个体的技能和服务。这种“网络众包”模式真正抓住了互联网的核心,节省了人们挑选和决策的成本,让对的人以合理的成本和收益去做对的事情。
互联网可以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把这种以人为单位的个体再扩大,换成一家家的企业,是的,这就是在2015年已经崭露头角、2016年或将如火如荼的企业电子商务。此前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服务大多是B2C、C2C,面向的是终端客户C端。虽然互联网打破了市场的藩篱,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面向全部的市场和客户,但每一家企业并不是*的“巨无霸”企业,于是一大批专门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涌现,比如社保缴纳、法律咨询、货物运输、营销推广……。其将每一种商务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并利用强大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整合,实现着此前一家小企业无法完成的目标。滴滴打车就是依靠一个APP成为了大的出租车公司。
我们总在讨论印刷的出路在哪里,一个观点是如果印刷企业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就实现不了规模效益下的低成本和*,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错,年产值几十亿的“巨无霸”印刷企业自然在工业复制的市场领域*。但如果将一家家专注于某一道印刷工序的微型企业进行整合,通过“网络众包”实现一个个模块化服务呢?一家*的“印厂”就可以这样出现了。从利基市场出发抢占大范围的客户,互联网让微型印刷企业聚沙成塔,且比大型印刷企业具有更为灵活的市场经营策略,这或许才是印刷“互联网 ”的真正赛点。
互联网淘汰剩余产能
印刷核心竞争力不再是设备
如今,企业生存成王败寇。经营得风生水起的企业,或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如了低成本快时尚服装风潮的优衣库;或将某一方面做到,如将中端手机的价位拉低至千元以下的小米。而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细小的决策失误,哪怕是一直做不到同类型,也会被市场无情淘汰。但需要意识到的是,互联网并不是淘汰失败的企业,而是剩余的产能。如果一家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某一市场的需求,物美价廉,那么还有怎样的理由让第二家类似的企业存在于市呢?因此,颠覆型企业只能有两条路可走,或者让这种产品和服务更加物美价廉;或者彻底升级或改变这种市场需求。基于这个理念,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印刷企业而言,是否要去更新设备已经不是主要的考虑点,而如何以更的角度切入市场,实现自我进化,却是每家企业都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这没有统一的答案。
拿起一本2016年印制出版的书籍时,会发现其和十几年前的书并无二致,但生产这本书的印刷企业却在这崭新的时代激荡着,印刷的“互联网 ”时代已然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作者为北京艺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博斯特在深圳研讨会面向大中华区上线BOBST Connect,聚焦软包装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议题: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 2025-05-07 14:04:50
- 9214
-
关于“开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墨相关固体废物修订建议调查”的通知
为回应行业诉求,协会携手《名录》编制组,启动油墨行业固废精准分类与风险管控研究,特开展此次调研。- 2025-04-28 13:46:09
- 15035
-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决定于2025年5月21-24日在泰安召开2025全国油墨行业统计分析工作会议。
- 2025-04-27 14:10:14
- 1361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