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开发出无颜料印刷技术
2019-07-08 10:31:18华印纸箱阅读量:1489 我要评论
【包装印刷产业网 新闻】蝴蝶的翅膀和一些鸟类的羽毛呈现出美丽的色泽,这来自于物体表面结构和光线之间的相互作用。近日,京都大学Pureosity团队利用这一原理,研发新型无墨彩色印刷技术,登上《Nature》期刊。
人类有追求艺术的天性。但自古以来,绘画创作受制于相同的局限:对墨水颜料的依赖。大自然不用油墨同样可以产生出缤纷色彩,例如蝴蝶的翅膀、雄孔雀壮丽的尾羽和其他一些有虹彩效应的鸟羽。这是物体表面结构和光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色彩现象,被称之为“结构色彩(Structural Colour)”。
近日,京都大学Pureosity团队研发出“组织性微纤维化(Organized Microfilbrillation,OM)”技术,即通过控制材料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裂纹(craze)”,从而实现结构色彩,并应用于彩色印刷。这种技术的研发,将摆脱印刷对墨水颜料的依赖。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6月20日发表在 Nature杂志,论文的作者中,秦德韬和蒋涵东来自中国。
1.控制材料裂纹
研究团队通过控制应力场从而在聚合物内形成裂纹并进一步控制裂纹的结构。在光敏聚合物薄膜中引入光学“驻波”,聚合物分子会产生选择性分层交联。交联层和非交联层交替排列,并且,它们之间会产生应力作用。将此薄膜置于相应的溶剂中,非交联层会在亚微米尺度产生细小的纤维以释放应力。这将使薄膜在厚度方向形成致密层和微孔层(纤维层)的交替性周期排列。而每个致密层会对入射光线产生反射,这些周期性放射光线的干涉效应会产生结构色彩。该技术被命名为“组织性微纤维化(Organized Microfibrillation,OM)”。研究进一步发现,微纤维的结构与溶剂的类型、温度和浸润时间等有密切关系。
2.实现并调控结构色彩
OM技术通过光学驻波对聚合物薄膜引入应力场。研究证实微孔层(纤维层)的层数会随着薄膜初始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层数增加的规律完全吻合光学驻波周期。此外,可以通过光敏聚合物的分子量和驻波的波长对结构色彩产生联合控制,从而实现色彩范围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由蓝到红。
更为可贵的是,OM技术具备普适性。研究表明该技术适用于多种塑性高分子,包括聚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砜。并且在这些聚合物中,都实现了对结构色彩的调控。
3.无墨高分辨率彩色印刷
OM技术可以在多种柔性和透明的基底上实现大规模无墨彩色印刷。以《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西方经典油画作品为蓝本,OM技术可以在毫米级别清晰地打印出相应的艺术图案。超高分辨率是该技术的一大优势:研究证实OM无墨彩印分辨率可达到每英寸14000点数。而传统喷墨彩印技术,分辨率通常仅为每英寸600点数。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可以在钞票防伪,产品包装,健康保健等众多领域进一步应用和拓展OM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博斯特在深圳研讨会面向大中华区上线BOBST Connect,聚焦软包装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议题: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 2025-05-07 14:04:50
- 3622
-
关于“开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墨相关固体废物修订建议调查”的通知
为回应行业诉求,协会携手《名录》编制组,启动油墨行业固废精准分类与风险管控研究,特开展此次调研。- 2025-04-28 13:46:09
- 13245
-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决定于2025年5月21-24日在泰安召开2025全国油墨行业统计分析工作会议。
- 2025-04-27 14:10:14
- 1220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