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打破“卡脖子”瓶颈,实现国产化
2025-02-24 11:29:20智能制造网阅读量:19895 我要评论
以下是具体进展和趋势:
1. 减速器领域的突破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的关键,尤其是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近年来,国内厂商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谐波减速器的销量将增长至119万台。同时,RV减速器的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升,尽管目前仍不足30%,但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追赶。
2. 控制器的智能化升级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内厂商已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决策。例如,汇川技术等企业已将核心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并进入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体系。
3. 传感器的自主化
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感知外界的关键部件。国内企业如大立科技、华工科技等已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核心芯片和传感器系统。此外,一些企业还在力矩传感器、六维力矩传感器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持精细化操作。
4. 伺服系统的国产替代
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实现精确运动的关键部件。国内厂商在伺服系统领域的技术进步显著,国产伺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5. 技术创新与成本降低
2025年,随着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突破,工业机器人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例如,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提升,使得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下降。这将进一步推动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普及。
6.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推动
国家持续以“制造强国”战略为引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将加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预计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将显著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3C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工业机器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7. 产业链整合与产业集群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完善,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例如,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推动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以上内容由Kimi生成,智能制造网梳理。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 2025-04-27 11:39:56
- 4439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相关产业的20家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行业发展动态及企业运营情况,分析面临的困难问题,围绕技术创新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 2025-02-26 10:58:28
- 17712
-
我国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加速 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国内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方面,凭借成熟的制造业生态、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创新实力以及政策支持,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目前,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优势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2025-02-24 11:30:34
- 1797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