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企业关注

山鹰国际:绿色纸迹·质造未来

2025-10-09 14:43:33山鹰国际阅读量:4314 我要评论


  从原料配比的环保优化
 
  到生产流程的节能改造
 
  从质检环节的毫米追求
 
  到包装设计的精益求精
 
  这些日复一日的坚持
 
  正是守护产品质量的绿色起点
 
  值此第48个全国质量月收官之际
 
  山鹰国际邀您一同聆听那些日常工作切片背后
 
  所孕育的质量与环保共生共荣的智慧
 
  纸短情长——废纸堆里的“守门人”
 
  在造纸生产链中,废纸检验是原料品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触感与视觉的快速评估,原料入口的“守门人”能精准判断废纸等级:超市纸箱纤维完整度高,打包站废纸常混杂异物,覆膜书本需剥离处理,含胶纸张需单独扣点……经过无数次实践经验积累形成的专业直觉——通过厚度触感、纤维整齐度预判含水率与杂质率,直接关联生产成本的优化。
 
  这份工作的价值藏在细节里:多分拣1%杂质可降低1%设备损耗,精选10%优质废纸能减少10%原生浆用量。当检验合格的废纸蜕变为新包装材料时,废纸检验环节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又践行了资源循环的绿色责任。日复一日的“一翻一选、一拣一测”,正是“守门人”对"较真"精神的最佳诠释。
 
  未来的每一天,我们仍会带着这份细致与严谨,继续做废纸堆里的“守门人”——守好每一批原料,为每一张新纸的诞生,站好最关键的第一班岗。
 
  废纸水分检验升级 强化技能提升公信
 
  废纸水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曾是影响供需双方合作信任的关键争议点。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公司通过三阶段系统性升级: 2024年11月完成微波在线检测设备的安装部署;2025年1月投入试运行;6月配套搭建多品类专属检验通道及"线上+线下"联动取证机制,既为供需双方提供了权威、可靠的争议解决取证依据,也显著提升了公司检验工作的公信力。
 
  为持续优化检验效能,技术部门近期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创新引入"数据双校验"模式:将整车废纸微波检测数据与现场手持设备检测结果进行双向比对校验,确保水分指标零误差;同步开展“微波检测-称重-拆解-测水-质检-分拣”全流程沉浸式实操强化训练,通过"仪器精准检测+现场实操校验"的双重保障,全面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为原料质量管控提供规范化、精准化的双重保障。
 
  绿色匠心:浙江山鹰的质量长征
 
  制浆车间内,纸浆叩解度是决定成品纸品质的关键。从抽取浆样到记录数据,打浆分散专责阮小贵凭借着始终如一的标准化操作,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而当"全员质量"理念吹遍公司,更多"阮小贵"开始涌现:他们通过系统学习、反复训练,用汗水助推公司质量之舟破浪前行,并最终凝结成一个个质量文化推动者的缩影。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装,那些在仪器前专注的侧脸,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真正的质量管理,从来不是冰冷的指标,而是无数双手在平凡岗位上刻下的绿色承诺。每一滴精准调控的浆液,都是写给未来的情书——用匠心守护纸的品格,以责任丈量生态的厚度。
 
  国废质检从人工到智能的变革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安徽山鹰一分厂的大门,一辆辆满载国废的车辆已排起长龙,等待着入场经历“一体化废纸质量自动检测线”的自动化智能质检。
 
  这套获得三项专利的自动质检系统将传统人工升级为智能管控:质检员在干净整洁的操作室通过高清屏即可完成全流程监控。该系统采用自动化协同作业链:磅秤精准称重后,链板机输送物料,液压拆包机自动拆包,离心滚筒均匀铺展废纸。核心检测单元融合了三重技术:微波水分仪、X光机与AI摄像头,数据实时上传至识别服务器,通过AI模型分析并生成报告。
 
  “以前我们要在原料厂,戴着手套、口罩,一包一包拆、一眼一眼看,灰尘大、效率低,还容易误判。”一位质检员感慨道,“现在好了,机器看得准、判得公,我们只需要在系统发现质量异常时介入一下,工作环境好了人也轻松多了,更像一个技术管理员。”
 
  目前,该系统的应用已实现多方共赢:通过智能化改造,员工得以在无尘低噪环境中工作,劳动模式从体力劳动转向技术监控,同时掌握AI与物联网等前沿技能;企业层面实现人力与原料损耗成本双降,质检数据全程可追溯且自动对接SAP、预约系统,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供应商则受益于透明化检验流程,扣点有据可依,减少纠纷,车辆周转效率提升显著缩短等待时长。
 
  目前,在一分厂自动质检系统技术的基础上,总部数字化中心正在推进三分厂“加强版”自动化质检线的研发与优化,进一步引入更先进的传感技术与深度学习模型,目标是实现更高精度、更广适应性、更高效的全自动质检。
 
  从人工到智能,从模糊到精准——山鹰国际正以创新之力,诠释企业"质量与生态并重"的发展理念,推动造纸行业走向绿色、高效、智能的未来。
 
  精查细维筑根基 护航电网强保障
 
  华中山鹰热电部巡检团队通过系统化维护作业,为厂区发电机共箱母线构筑起质量与生态的双重防线。
 
  在标准化的维护流程中,团队严格执行"清洁-检测-更换"三位一体操作:对发电机共箱母线表面及内部的积尘进行彻底清扫,从源头预防绝缘性能下降;对母线各软连接进行断引检查,避免过热、松动等风险;对母线上的各种密封件、外壳支撑件等进行了清扫、检查和更换,确保母线的密封性和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此次系统性维护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更是实现了质量管控与资源节约的协同增效,也为热电厂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技改破解燃料输送难题
 
  华中山鹰热电部针对# 2锅炉给料系统实施关键技术改造,将传统倾斜式结构升级为全密封水平给料系统。原倾斜式给料机因40°大倾角设计,导致如掺烧料等高黏度燃料在输送过程中易出现重力分层现象,底部堆积引发的刮板卡死、电机过载等故障月均达5-8次,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稳定性。技术团队经多方调研,确立"零倾角、全密封"技改方案,成功实现三大改进:一是消除燃料重力分层现象,使燃料实现水平均匀、连续输送;二是故障率同比下降超80%,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三是通过缩短燃料入炉路径及加装防缠绕装置,增强系统对复杂燃料的适应性。该技改不仅破解了固废电厂燃料输送效率低的技术瓶颈,大幅提升了燃料输送质量,更为后续多元化固废燃料利用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
 
  水能双控 质效共升
 
  在重庆祥恒生产车间,操作员魏祥建将"绿色纸迹·质造未来"理念贯穿于日常实践。通过系统巡检水循环装置、及时封堵管道渗漏点,实现生产用水效率提升;针对设备能耗优化,他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功率,同步落实"人离电断"制度,杜绝待机耗电,这些精细化举措使车间月度用电量大幅下降。这些举措既保障了设备持续高效稳定运行,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也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促使纸箱生产在质量和环保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从实验室走出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在研发设计部,团队成员始终秉持对质量管控与生态保护双重追求的理念,推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探索:通过数十次材料配比试验和结构优化迭代,团队成功实现了产品性能与环保指标的平衡——设计出新型可降解纸箱,既保证了承重与防潮性能,又大幅降低了生态影响。这是公司对质量与生态并重的坚持,也是每个研发人员对未来的绿色承诺。
 
  指尖触摸感受品质,数据驱动铸就卓越
 
  机器轰鸣,纸张犹如河流般在高速运转的纸机上奔腾。在机旁,我和同事们练就了一双 “火眼金睛” 和一双 “灵敏的手”。老师傅常说 “一摸知冷暖”,我们用手掌和指尖去感知纸幅的平滑度、厚度,甚至能察觉到它潜在的卷取趋势。我们用目光巡查纸面,捕捉最细微的尘埃、孔洞、色差等纸病,观察纸幅在网部、压部、干部的运行转态,如抖动、褶皱等,这些都是工艺参数需要微调的直观信号。这是多年经验的沉淀,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功夫”。
 
  但经验之外,我们更信赖数据。抬头看一眼控制室的大屏幕,DCS 系统上的各项参数实时跳动,一目了然。它就像我们的 “数据侦探”,将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记录在案。当我用手感觉到纸面似乎有些 “不对劲” 时,便会立刻对照 DCS 数据进行确认。
 
  造纸生产水循环优化
 
  当下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强音,经过多次实践,在不影响成纸质量与纸面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优化回用水配比方案,将其科学应用于网下白水池及喷淋水槽系统,使水循环利用率大幅提升,清水使用量与废水排放量同步下降。针对造纸泡沫污染问题,采取工艺与流程优化并行的策略:在合理的位置增设抽水泵添加一定比例的消泡剂,减少排水的堆积和泡沫的产生,极大的减少了整个生产过程中泡沫的出现,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积极实现绿色制造,高质量生产。
 
  “鹰”为有你 “质”在必得
 
  在安徽山鹰品管部,有这样一支专业高效的检验团队。她们以多重角色守护着产品质量:作为"源头把关者",她们通过严格检验杜绝不合格原料流入;作为"质量诊断师",她们凭借规范取样和精准检测确保数据可靠性;作为"标准执行者",她们坚持对每一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及时反馈。这支团队通过系统化的质量管控措施,既有效降低了质量风险,又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生动诠释了"质量即生命"的企业理念。“鹰”为有她们的守护,提高产品质量“质”在必得。
 
  以匠心化验护航品质
 
  在造纸生产流程中中心化验室是守护质量的“眼睛”,更成为把控产品生命线的核心阵地,而化学品检验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中心化验室通过"标准化检测+数字化赋能"完善管控体系,确保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稳定。标准化检测的核心在于 “按标操作、全项检测”,对脱墨剂、施胶剂等化工辅料的固含量、pH值、粘度、纯度、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精准检测,对不合格品实施“留样封存-系统报批-跟踪处置”的闭环管理。数字化赋能采用“月度抽检+数据实时共享”模式,通过SAP系统与工作群实现检测结果即时同步,使车间可以及时优化工艺参数,形成“化验数据-生产工艺”双向联动的主动预防体系。质量管控以全流程精准为核心,从取样检测到数据传递再到问题处置的每个环节严密把控,既确保产品稳定性,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质量基石。
 
  纸间“质检员”用专业守护每一张纸的品质
 
  在造纸厂的生产链条中,成品检验环节是决定纸张“合格出厂”的关键一关。而造纸成品检验员,就像纸张品质的“把关人”,日复一日在实验室与样品间穿梭,用严谨的检测和细致的观察,确保每一卷纸张都符合标准,经得起市场与客户的检验。
 
  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始于设备保障。每日开工前,拉力仪、环压仪、厚度仪等精密仪器必须完成校准,这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当生产纸样送达后,系统化检测程序随即启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判定标准。
 
  面对行业绿色转型,我们同步升级检验方法。当每一张经我们把关并顺利出厂的纸张最终化作书本、包装融入生活、工作时,这份带着“合格”印记的纸张也传递了造纸人的责任与匠心,更体现了质检工作的价值所在。
 
  微小中见质量
 
  作为浙江山鹰的成品纸检验人员,我们的质量工作经验,就藏在对每一张成品纸的精细检测里,在细小的工作中抓好质量。每一张下机成品纸均需经过物理与感官双重检验流程。物理检验通过专业仪器严格测定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确保产品内在品质符合标准要求。感官检验则依托检验人员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对纸张外观进行细致甄别,包括审视纸张颜色、检测表面是否存在尘埃点、蜡点、折皱、施胶印、白条等瑕疵。通过双重检验手段,我们确保从 “看得见” 的外观到 “摸得到” 的质感,均能满足客户预期。
 
  质量验收中的绿色进阶实践
 
  验收人员慕潞在纸箱成品检验中见证了重庆祥恒在质量提升方面的绿色变革。在一次验收中,发现纸箱边角处理存在瑕疵,她当即要求返工。经团队及时优化工艺后,既确保了产品坚固度,又显著减少了原材料损耗。此外,车间引入环保水性油墨替代传统油墨,显著降低污染的创新之举,也在验收环节得到确认。这些扎实举措,真切体现了公司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
 
  动态调优 循环创新
 
  生产计划团队以创新思维为驱动,将绿色质造理念贯穿于生产全流程。在具体实践中,团队通过动态调整计划,创造性实现边角料的循环利用——将边角料重新设计用于小订单或附件,既保质量又降损耗。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团队通过三个维度推动公司全链条绿色管理体系建设:实时监测数据及精简物流路径优化能耗、鼓励全员创新提案、定期组织环保知识培训。这些实践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成品的出厂,每一步都是质量的典范,也是环保的标杆。
 
  纸间革命
 
  在行政后勤岗位的日常工作中,打印纸管理曾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直到推行双面打印的契机出现,这个细微改变逐渐演变为公司低碳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测算单面打印造成的隐性浪费,我们在每台打印机旁设置环保提示,建立废纸回收制度,将单面使用后的纸张统一制作成再生草稿本。这一举措不仅使办公用纸消耗量大幅下降,更让"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如今,从纸张双面利用到电子流程优化,这种精益管理思维已延伸至多个业务环节,印证了质量提升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可能——真正的变革,往往始于对习以为常的重新审视:所谓 “大变革”,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无数个那些 “不起眼” 的小事。而这些小事,终会拼成公司最温暖的 “绿色图景”。
 
  真正的质量革新
 
  始于对每份原料的敬畏
 
  成于对每道工艺的极致优化
 
  当环保成为新的语言
 
  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能效的提升
 
  更是对“质造未来”的坚定承诺
 
  至此
 
  “绿色纸迹”的旅程暂告段落
 
  但山鹰国际将用实际行动书写可持续誓言的续篇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