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增长动力、区域格局与产业概况(2024-2029)
2025-11-05 13:25:35生物塑料研究院阅读量:642 我要评论
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环境需求、政策支持与终端应用扩张的多重驱动下,预计在预测期内(2024-2029)将实现超过10%的复合年增长率。
该市场覆盖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东南亚其他地区,其发展既受全球环保趋势的推动,也与区域内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及消费习惯紧密相关。
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
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尽管发展过程中曾受外部因素扰动,但整体向好趋势明确。
从发展历程来看,COVID-19疫情对市场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封锁措施导致生物塑料的生产中断与供应链受阻,短期内抑制了市场供给。然而,疫情也意外催生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在线食品配送与电子商务服务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包装领域对生物塑料的需求激增,为市场复苏注入动力。2020年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活动逐步恢复,生物塑料市场重回稳健增长轨道。
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包装领域需求的持续扩张,无论是食品、药品的软包装,还是电子商务领域的物流包装,对环保型材料的偏好不断提升;二是环境因素推动的产业转变,各国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加深,政策层面逐步向生物塑料倾斜,加速了市场对绿色材料的接纳。
与此同时,市场也面临显著挑战——低成本传统石化塑料的竞争仍是制约生物塑料普及的主要障碍。不过,电子行业对生物塑料的应用探索,为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成为未来值得关注的机遇领域。
二、软包装成需求主力
在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的诸多应用领域中,软包装是需求核心来源,其对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生物塑料之所以能在软包装领域占据优势,关键在于其“环境友好”特性——不仅对自然无害,且具备可降解能力,完美契合当下“减塑”的全球趋势。
从区域需求来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国家,正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发力,将软包装行业对生物塑料的国内需求推向新高。在应用场景上,生物塑料已广泛覆盖食品、药品、饮料瓶的包装,以及包装膜、餐巾纸、卫生纸、尿布、卫生巾等非食品类产品包装;同时,其在“有机废物收集袋”领域的应用也快速拓展,成为医院、酒店、餐馆、工业及零售机构乃至家庭的常用选择。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放大了软包装需求。以马来西亚为例,据马来西亚通信和多媒体委员会数据,2021年该国电子商务业务同比增长10.7%,全年为GDP贡献456.6亿美元,快速消费品、药品、电子产品、食品等商品的线上流通,直接带动了生物塑料包装的使用量。
此外,政策支持也为软包装领域的生物塑料应用“添薪加柴”,如2022年4月,泰国政府宣布延长企业生物塑料业务25%的免税期,明确提出将泰国打造为东盟生物塑料中心的目标,为市场需求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因此,考虑到上述因素,预计软包装领域对生物塑料市场的需求将很快大幅上升。
三、印度尼西亚引领市场
由于包装、农业、建筑、汽车等主要最终用户行业的需求,预计印度尼西亚将在预测期内主导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
1.资源与包装行业:棕榈油副产品提供独特优势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棕榈油产业不仅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更为生物塑料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2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可收获土地面积达1250万公顷,庞大的产业规模催生了大量副产品——如马来西亚每年有1980万吨废弃棕榈油果串,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已成功将其中的半纤维素转化为可生物降解薄膜,用于绿色包装,这一技术路径为印度尼西亚生物塑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成本与环保双重优势。
2.农业与汽车行业:需求稳步回升与快速增长
在农业领域,生物塑料被广泛用于农业覆盖物、播种带和胶带等场景。尽管受COVID-19影响,印度尼西亚农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3.6%降至2020-2021年的1.8%,但稳定的农业基础仍为生物塑料需求提供了支撑。汽车行业则成为需求增长的“新引擎”。据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OICA)数据,2021年印度尼西亚汽车产量达112万辆,同比增长63%,而生物基 PA、PTT、PLA、PHA 和 PBS 是汽车行业最常用的生物塑料,表明生物塑料在汽车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多。
3.建筑与电子行业: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建筑行业方面,PLA因可作为密封剂和绝缘剂替代石化塑料,需求持续增长。据印度尼西亚统计局数据,2021年该国建筑企业数量达20.34万家,较2020年的15.9万家显著增加,行业扩张为生物塑料应用创造了更多空间。印度尼西亚的电子工业主要服务于当地工业,出口很少。然而,手机生产从该国智能手机用户的高增长中受益匪浅。预计这将推动该国对生物塑料的需求。
四、产业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引领发展
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本质上呈现“整合型”特征,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一批具备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的头部企业手中。这些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产能布局与区域合作,主导着市场的发展方向,国际企业与本土力量的协同发力更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
全球领先企业纷纷通过在东南亚落地生产基地深化市场渗透,其中韩国CJ第一制糖旗下CJ Bio与美国NatureWorks的布局尤为具有代表性。
2022年5月,CJ Bio在印度尼西亚帕苏鲁安新投产的5000吨PHA聚酯工厂正式启动生产,其产出的PHA材料主要用作生物聚合物改性剂,可有效提升各类生物基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该工厂后续还新增了半结晶PHA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矩阵,成为区域PHA供应的重要力量。
2022年1月,NatureWorks宣布在泰国那空沙旺生物综合体(Nakhon Sawan Bio Complex)建设新的生物聚合物制造设施,规划年产能达7.5万吨,专注于生产Ingeo聚乳酸(PLA),产品广泛应用于可堆肥食品包装、软包装、食品餐具等领域。该工厂采用全集成设计,涵盖乳酸、丙交酯及聚合物全生产环节,以当地丰富的甘蔗为原料,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投产后将显著提升东南亚高性能PLA的供应能力。此外,NatureWorks作为全球PLA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也已进入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影响力。
除上述布局新产能的国际企业外,活跃于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排名不分先后)还包括:
TotalEnergies Corbion
PTT MCC BiochemCo.,Ltd.
Indorama Ventures Public Company Limited
AN PHÁT BIOPLASTICS
THANTAWAN INDUSTRY PLC
D&L Polymers & Colours,Inc.
Prepack Thailand Co.,Ltd.
REANGWA
THANTAWAN INDUSTRY PLC
同时,区域市场也涌现出多元竞争力量:印度尼西亚的PT Tjiwi Kimia Tbk、PT Polytas Indonesia等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菲律宾的 Philippine BioPlastics Inc.(PBI)、Ecoplaz Philippines, Inc. 专注于PLA及生物降解产品的本土供应,而Royal DSM、BASF等跨国巨头则凭借技术与资源优势占据一席之地。这些企业覆盖生物塑料研发、生产与应用全链条,其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了东南亚生物塑料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扩张。
综上,东南亚生物塑料市场正处于“需求驱动、政策赋能、区域引领”的黄金发展期。软包装领域的需求增长为市场提供了核心动力,印度尼西亚凭借多行业协同优势成为区域龙头,而头部企业的技术与产能支撑则为市场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环保政策进一步收紧、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东南亚有望成为全球生物塑料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伯乐智能2025余姚&大湾区展会预告:以创新技术赋能全球智造升级
2025年11月,全球制造业的目光将聚焦中国两大工业盛会——第26届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与2025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2025-11-05 13:19:46
- 787
-
2025日本高性能材料展精彩剧透,金发科技邀您共探可持续新篇章
金发科技将提供一系列创新材料解决方案,展示如何通过材料创新为更多新兴应用领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多元化选择。- 2025-11-05 13:16:26
- 739
-
该奖项不仅是对达意隆在液态包装领域持续创新与技术深耕的高度认可,更充分体现了其在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展现的技术实力与卓越价值。
- 2025-11-04 13:17:13
- 2910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