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ENVIdata观测系统>>植物监测>>J200 植物滞尘理化特性分析系统

J200 植物滞尘理化特性分析系统

返回列表页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

厂商性质其他

所  在  地北京市

更新时间:2022-09-24 10:48:40浏览次数:223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包装印刷产业网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1 引言
大气污染中的粉尘污染日益被人们重视。粉尘是在大气飘尘、降尘、地面扬尘等各种尘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各种粉尘颗粒物中,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Dp小于10um的颗粒物)已被证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质;PM2.5(Dp小于2.5um) 因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导致肺泡发炎而被认为是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而当粉尘颗粒中含有铅、汞、铬等金属元素机器氧化物时,其生物危害更高。
植物对一定范围内空气中粉尘有净化作用,植物叶片因其表面特征对大气颗粒物有吸附或附着作用。根据植物滞尘能力选择城市绿化树种、优化绿化方案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美化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通过测定植物的滞尘量来评价城市植物群落滞尘能力及生态效应,而对滞尘的基本理化特性研究相当缺乏。只有对叶片滞留的粉尘进行成份鉴定,才能进一步分析植物对粉尘的滞留是否存在选择性。因此,植物滞尘应该与大气颗粒物、地表灰尘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颗粒物的形态、组分,才能更深地了解植物滞尘机理,为研究城市植物、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大气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基础数据,为污染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2 分析系统设计
2.1 目标

J200 植物滞尘理化特性分析系统采用激光光谱元素分析方法对植物叶片和树干滞尘做微区分析,获取叶片和树干滞尘的元素组分及分布。同时对滞尘的物理参数,如滞尘的粒形和粒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测量,从而可精确确定大气颗粒物的迁移路径、叶面滞尘的选择性,若同时测定植物叶绿素、植物胁迫、水势和气孔导度等参数,还可确定粉尘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2.2 分析内容
植物不同高度的叶面尘、树干尘的元素组成成分、滞尘颗粒粒径、粒形,叶绿素含量、荧光、植物水势、气孔导度等。
2.3 分析系统组成与特性
J200 植物滞尘理化特性分析系统由元素分析单元、粒子特性分析单元和植物生理监测单元组成。
元素分析单元源自美国加州大学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年多年科学研究成果,采用激光在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然后由光谱检测单元对等离子体的光谱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样品的元素组分、含量以及指纹光谱信息。
无需样品制备,数秒内即可同时、快速得到土壤、泥沙、岩层、矿石、植物、气溶胶等样品中70多种元素的含量。
该单元配置的系统软件,可让用户任意选取光谱线及背景,自动去除背景强度、自动计算峰值下的面积,提供谱线的“净"强度;还可优化选择原子/离子发射谱线作不同的分析,在光谱标样基础上制作定量分析标定曲线,并提供了PCA、PLS、多参数线性回归、化学统计分析等数据分析工具,方便将随机样品的谱线与数据库中的谱线比较,得到复杂的、多组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
粒子特性分析单元采用针对旋转的激光光束遮蔽时间的粒径分析技术,在600个不连续的时间间隔进行粒径测量,得到高分辨率的粒径分布。利用该技术,颗粒粒径是直接测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粒径的二级特点推算出来的,因此不受折射率指数、粘度变化、布朗运动、热传导和其它物理现象的影响,具有高精度和优秀的可靠性与重复性。
该单元还可收集颗粒的原位数字图像来分析颗粒的大量形状参数,从而进行粒形特征分析。
植物生理监测单元,测量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水势、气孔导度等参数,用户根据研究需要,可选择配置。
2.4 性能指标
2.4.1 元素分析单元

l 基本配置: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检测模块、光闸延迟调节控制器模块、激光烧蚀及采样行程模块、显示主机
l 测量参数:土壤中地球化学组成元素种类、含量及其特征指纹光谱
l 操作系统:硬件控制,预选或自制激光烧蚀采样模式,发射谱线数据库,元素分布、深度分析等功能,多闪累积LIBS信号,多谱线对比显示
l 光谱数据库:UV-NIR 全光谱,TrueLIBS 发射光谱数据库
l 采样方法:全采样,夹杂物和微光斑分析,深度分布,元素分布
l 分析工具:去除发射峰背景,PCA、PLS、多参数线性回归、化学统计分析
l 光谱范围:190-1000nm
2.4.2 粒子特性分析单元
l 基本配置:主机、激光测量头和视频测量头、测量池、样品分散系统
l 测量参数:粒径、粒形、颗粒浓度
l 测量原理:激光视频双通道,模块化配置。激光通道采用激光光阻法(又称时间转换理论),视频通道采用动态图像分析法
l 激光通道测量范围:0.1-2000μm,分辨率:全量程的0.33%,最小可达0.2μm
l 视频通道测量范围:2-3600μm
l 浓度测量范围:高达109颗粒/cm3(对1μm颗粒)
l 测量池模块:液体、乳液/不透明液体、干粉、纤维、磁性颗粒、加热液体及气溶胶可选
l 样本分散系统:自动液体循环、干粉分散器、粉料送样器、温度控制器、气溶胶控制器可选

3 数据分析
3.1 元素组成及光谱特征数据分析

系统配置的系统软件实现了将复杂的光谱测量数据直接变成测量结果。强大的光谱分析工具可让用户任意选取光谱线及背景,自动计算峰值下的面积,提供谱线的“净"强度。在系统软件中可优化选择原子/离子发射谱线作不同的分析,在光谱标样基础上制作标定曲线,完成高精度定量分析。软件提供多种数据分析工具,如:PCA、PLS、多参数线性回归、化学统计分析等。让用户将随机样品的谱线与数据库中的谱线比较,得到复杂的、多组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

3.2 粒径粒形特性数据分析
系统软件包含存储所有数据的SQL数据库,可输出采用报表生成器来生成包括各种类型粒径粒形分布、平均值和统计数据的报表,具有强大的自定义编辑和处理功能,易于数据读取和分析。 目标数据库含有分布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和图像信息。只要轻轻点击,每一颗粒的详细信息都会被显示。



4 系统应用
流域侵蚀元素迁移分析系统基于成熟的光谱技术和激光遮蔽时间理论,大大缩短了常规分析方法所需的较长实验周期。能够进行多种类型样品多种元素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对比分析,并可实现元素的指纹识别。
美国Russo科研小组采用该系统快速分析了包括粘土、壤土、沙土在内的7种样品中C、K、Ca、Mn、Al等5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叠加各元素的光谱谱图,并比较特征谱线的强度,可清晰地看出不同样品不同元素的相对含量情况。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利用该系统获得岩石和沙粒的指纹光谱,通过比对来自不同地域的样品指纹光谱特征,从而应用于沙尘暴的精确溯源和痕量元素指纹识别的深入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部也将该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矿石样品不同区域的元素组成特点及具体含量分析、金属材料的组成成分分析、土壤中总碳含量等的研究。

目前该系统基于的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较为成熟的商品化,相对而言,国内利用相关技术和仪器设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着广阔的科研空间。随着激光技术及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系统必将在流域侵蚀泥沙来源的确定、流域元素的迁移路径分析、土壤污染及修复、土壤和植物元素分布、沙尘溯源分析及其颗粒粒径等级和粒形特性研究等生态地球化学领域展示更加深入的应用前景。
5 参考文献
Ø Baudelet, M., M. Boueri, S. Mao, X. Mao, and R.E. Russo. Laser abl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for discrimination of bacteria in an inorganic background. SPIE 7214,2009,72140J-1-72140-10.
Ø Brostoff, L.B., J. Gonzalez, P. Jett, and R.E. Russo. Trace element fingerprinting of ancient Chinese gold with femto second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Archeological Science,2009, 36:461-466.
Ø J. Kaiser, M. Galiová, et al. Mapping of lead, magnesium and copper accumulation in plant tissues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nd laser-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64,2009,67-73.
Ø Madhavi Z. Martin, Nicolas André et al. Novel M*riate Analysis for Soil Carbon Measurements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Soil Sci.Soc.Am.J. 2009,74:87-93.
Ø Zorba, V., X.L. Mao, and R.E. Russo. Laser wavelength effects in ultrafast near-field laser nanostructuring of Si. Applied Physics Letter,2009,95: 041110-1-041110-3.
Ø 常亮,林兆祥,李捷,等。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2(6):1369-1372。
Ø 林兆祥,李捷,刘林美,等。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土壤成份。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21(6):817-820。
Ø 马艺闻,杜振辉,孟繁莉,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动态。分析仪器,2010(3):9-14。
Ø 王建伟,张娜珍,侯可勇,等。LIBS 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测量中的应用。化学进展,2008,20(7/8):1165-1171。
Ø 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物探与化探,2004,28(1):10-15。
Ø 于乐,赵华凤,马晓红,等。激光诱导击穿谱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研究。激光杂志,2008,29(5):64-65。
Ø 余亮英,陆继东,张娟,等。激光感生击穿光谱及研究现状。激光技术,2004,28(1):103-107。
Ø 孙兰香,于海斌,郭前进,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物质成分定量分析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仪器仪表学报,2008,29(10):2235-2240。
Ø 赵芳,张谦,熊威,等。水中痕量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灵敏检测。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137-140。
[15] 赵书瑞,陈金忠,易晓云。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实验装置进展。光谱实验室,2009,26(4):1046-1050。

其他推荐产品更多>>

感兴趣的产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包装印刷产业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pp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包装印刷产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