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技术首页>技术动态

计算机系统配色开启印刷之路

2009
11-18

17:55:35

分享:
956
来源:
突破「计算机配色」应用技术

    印刷买家对专色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配色」系统可以帮助客户解决「色不对稿」的烦恼。经过三年的研发改进,已成功突破现有技术的框架,使客户应用此系统时更得心应手,提高产能,更缩短了回报周期,由平均一年大幅减少至八个月或以下。

    1.可预计的开启墨键比例

    「计算机配色」系统数据库的「低落差值」专色基墨,在彩度及色域上必须要与“Pantone(彩通)"色册上的颜色相当接近,才能令系统调配出颜色准、浓度足的专色,再配合应用技术的提升,系统便可以准确地预计到印刷时所需的放墨量。

    利用上述条件的专色基墨,调配出200种一般通行的专色来统计印刷时的墨键开启比例,一般双粉纸(铜板)的墨键开启比例平均为45%;吸墨量较大的书纸及哑粉纸,其墨键开启也不过90%(来稿迭印两次以上的除外)。

    如果同一个极深、极浓的专色印件,能够用较少的墨量一次过完成印刷,不单能够减低成本,更能改善印件质量。假若油墨浓度不足,转移性不理想,印刷时就要尽开墨键或须印两次才可完成;缺点是需要使用大量喷粉,令印件表面粗糙及难干燥;同时也增加了后加工序的难度,令印件品质下降及产能下滑;再者浪费了油墨及喷粉,并不符合环保原则。

    2.预先模拟「干」、「湿」L*a*b值的变化zui近有位印刷厂家接了一宗颇大的染纸定单,要用色彩很浓的专色油墨,在相当吸墨的书纸上印刷。

    买家对印件的收货标准主要有以下五点:

    (1)印后涂哑油;

    (2)高耐晒(6级以上);

    (3)高耐磨(要通过Sutherland耐磨机:4磅铊、2檔速、磨500次以上);

    (4)印件完成后,收货标准为△E0.5;

    (5)通过目测等。

    印刷厂家面临的几大难题:

    (1)该书纸的耐晒度低于1级;

    (2)该书纸极为吸墨,上机印刷时L*a*b的即时「湿」值,与约20小时后的「全干」值误差约△E8以上;

    (3)该书纸表面颇为粗糙,不利于耐磨;

    (4)因印染书纸不能露白,为了避免炮压不均,一般都要用两座印刷,增加预计「湿」、「干」值的难度。

    受到上述条件所限,可预计的情况几乎与买家所要求的标准背道而驰!一般而言,大型印刷厂都不会轻易接受这份订单,而小型印刷厂也未必有足够的技术去完成这些甚为严格的标准。当时,这位印刷厂家刚刚购买了「计算机配色」系统,操作员的应用技术仍未足够应付以上的要求,因此,我们派遣了部的印刷师傅及专色调配技师,在墨房利用“X-Rite(爱色丽)"检测仪器,以数据分工序进行测试及模拟,*不经人手调配,zui后成功完成了上述的所有要求。

   3.调配有哑胶膜的专色

    向来zui困扰配色师傅的事,就是在覆上哑胶膜的样板上准确地调配膜下的专色。这不仅讲求师傅的经验,还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来回调整,才能勉强达标。「计算机配色」系统近期提升了这方面的技术,只需约一小时,便能调配好覆哑胶膜下的专色。此外,系统会清楚记录以往数据,当印件翻单时,无须费时重开新配方。

    提升上述应用技术需要具备的条件

    1.系统数据库内的基墨采购须知

    每一批号专色基墨的L*a*b值,与数据库内同一种专色基墨的L*a*b值,两者落差不能超出△E0.8,其浓度、色域应尽可能接近Pantone的范围,不能相距太远,否则极难调配到低落差值的专色油墨。

    所有用计算机处理的相关物料,必须要有比较高的质量和重复性。现时市场上有很多自称为Pantone的墨,可能是将货就价的关系,却不达标,而真正达标的墨的价格是一般专色的四倍,所以采购部需要多花功夫,才能购买到质量及价格相称的专色基墨。「计算机配色」系统可在15分钟内测试到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油墨,在浓度、公差值、色彩度和转移性方面的分别,这些数据能够客观地分析各种油墨的好坏。部分采购员对产品认知不足,只懂得购买平价货,或以印刷师傅的喜好作准,这样做实在不妥当,「贵买贵用」固然不好,「平买贵用」更是得不偿失!

    2.zui高管理层「须知」及「支持」

    为了让配色系统能够发挥zui大的功用,印刷厂的zui高管理层除了需要积极支持操作部门外,更应安排及确保操作员依照系统的培训程序,由浅到深作渐进式学习及实践,直至熟练细则,切忌操之过急。好的组合是靠「科技、工艺、心思、经验」组合而成,缺一不可。

    简单举例,一个准确的、上了印刷机后不用停机作来回调校的专色,平均可省约30分钟的生产时间,一部四色对开印刷机的30分钟生产成本约是500元(港元,下同),乘以每月25个工作天计算,每只专色每月可节省12,500元(相等于12.5小时的生产时间)。只要一天调配两个合格的专色,一个月便可省回25,000元,一年便省下300,000元,这岂止收回投资这套系统的成本!(见表1)这还没计算其它优点,包括提升质量,增加印刷买家信心等。该系统的平均产能为每8小时可调配10只专色,套用在需要10只专色的日夜班印刷厂,每天可节省5小时的生产时间!

    匹配仪器须知慎防错买不通行产品

    检测仪器

    测量仪器、验测工具(如分光密度仪)是用来测量印刷色彩值、网点、灰平衡及反差值等数据,不同品牌有着不同的测量设计,尤其是仪器表的读数差异较大。

    “X-Rite"收购了“Gretag(格灵达)"及Pantone后,其印前、配色、印刷及扫描的印刷检测产品占据了印刷*约80%以上,几乎是大型印刷买家采用的验收仪器。各位买家购买仪器时,紧记考虑通行品种的商业价值,包括技术、校正、维修保养等支持服务,这些只有通行牌子才会照顾到。

zui重要的是印刷买家在验收印刷品时,因为大家所用仪器的读数不同而发生「鸡同鸭讲」的情况!

    展色机

    要全面发挥配色系统的功能,除了需要达标的数据库基墨,配合技能熟练的员工之外,展色机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展色机是一切测试的核心,没有及重复性能好的展色机,便不能够准确模拟印刷的效果。

    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仿制的展色机,这些「山寨版」为了避免触犯法规,在速度及压力上增加了调校功能,但真正的器材都会有专业的数据值及应用方法,以「简单是美」的原则设计,不须操作员作出不必要的调校,影响重复性。仪器外表的确容易仿制,但在功能及应用技术上便能轻易地分辨出真伪。由于大部份仿制品供货商都属于小型机械厂,除了对应用技术一无所知外,用料不足,令制造色条时的均匀性及重复性不准确;对于仍利用人手调配专色的工厂而言,因为其要求不高,或不理解模拟印刷时墨层厚度的重要性,还可勉强使用;然而在升级搭配调色系统时,便会出现问题。

    “X-Rite”配色系统的配套设备

    现时,市面上只有两款展色机能够达到“X-Rite"配色系统的标准,其一是荷兰的“IGT",其二是“Jazzylight(展色丽)"的展色机,以进口零件制造。这两款展色机的重复性能,并通过欧洲验证,安全可靠。同业在购买任何器材时,必须对产品有足够的认知,选择可靠的供货商。如果为了省钱而错买仪器,不但无法「物尽其用」,甚至会「得物无所用」。

    耐晒印件须知

    耐晒油墨的级别

    耐晒级别一般分为8级,1级zui差、8级。欧洲的印刷买家大多要求红、黄色的四色油墨的耐晒度为5级或以上,黑、蓝色的则需要7级以上;亚洲区域所采用的油墨,大都仿效日本色相,只是大部分都没有采用较耐晒的颜料,因此黄、红色的耐晒级别约只有3级,但3级只属于「一般」级别,严格来说,并不符合欧美等地的耐晒要求。

    总括而言,越鲜艳的颜色如荧光墨、黄色、射光蓝、金红、橙色、桃红、紫色、青莲等色相的油墨,耐晒度大多在3级以下;特别是用透明的冲淡墨才能调配的浅颜色油墨,都是极不耐晒的。

    耐晒测试方法

    传统的耐晒级别测试方法借用蓝羊毛退色作指标,因此要用目测来比较灰色的校对尺及蓝色布的退色深浅来分别,比较难有印刷数据支持。

    zui近有美国印刷买家的标准采用L*a*b及氙灯箱测量模拟印件在一年后的退色状况。

    此外,以往的耐晒油墨色相不够鲜艳,未能跟得上Pantone的色相,而新的耐晒品种色彩鲜艳,已可以调配到Pantone色册的颜色,并且可附加在配色系统数据库,让「计算机配色」系统的使用者更轻易地调配耐晒油墨。

    “Scan&Tune”系统

    “Scan&Tune"系统利用“X-Rite"的InliTrax配搭瑞士的墨控软件组合而成。

近年,印刷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质量及产能来适应市场变化。很多印刷厂在购买印刷机时,一并购买原厂的色彩扫描仪连自动调控印刷机的墨键系统,以增加竞争力。这些原厂系统有多个好处:一是在印刷校版追色时快而准,省纸省时;二是在印刷过程中,不需手动抽样验色;三是在检测印刷品时以数据为依据,快速检测,大幅减低依赖人为检测的不稳定性。

    “Scan&Tune"系统在功能上与上述的印刷机原厂扫描加自动调控供墨系统的设备大同小异,如果装配在旧款的印刷机上,可实时提升印刷品质及产能。

    “X-Rite"的InliTrax,就像一部比同厂528或530手动分光密度仪快50倍以上的扫描仪。推出市场近三年,日本的小森(Komori)印刷机已*采用作为原厂配置,其读数跟现有的“X-Rite"手提仪器相同,不会出现理解错误。印刷厂家只须在仪器上设定标准密度及L*a*b值,将*次校版后试印的印件扫描一次,便可在屏幕上看到每一个墨键的用墨量,再根据仪器的指令作出快速调校。由于计算机会自动记录每次的数据,翻单时便无须重新调校。在检测方面,可于15秒内得悉印件是否达标;若用人手量度,检测则需时约5分钟。今天的印刷讲求速度,5分钟内印成的不标准印件,数量可高达1,200张,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

    InliTrax在校色及检测效能方面,可令每一份印刷工单节省高达30分钟的运转时间,若以每班8小时4张印刷工单来计算,每班可节省2小时的生产时间。

    2009年版的InliTrax扫描仪新增了内置的ISO、G7标准数据、合格报告表及印刷*匹配等功能,对已认证或将会认证的印刷厂来说,更能发挥其「快而准」的功效。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产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产业网,https://www.pp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