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包装印刷网>技术首页>印刷技术

印刷压力对印刷品光泽的影响

2013
07-31

10:53:19

分享:
967
来源:
  压力是印迹良好转移的关键,压力过大,印迹扩大,光泽度变弱;压力过小,印迹不清晰,会造成印品无光泽。因此,胶印时在保证能将橡皮布上的油墨正确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zui小的压力,以印出光泽度好的印品。
  
  在同样纸张、油墨的条件下,由于操作工艺中存在问题,往往印刷后成品光泽相差较大。在不考虑印后上光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印品光泽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改进酸性润湿液。我国沿用几十年的酸性润湿液,以铬酸、磷酸为主,虽经冲淡,但PH值仍在3.5~5.6之间。酸性越强,对油墨连结料和颜料的分解力、腐蚀力越大,致使印迹膜面粗糙,降低了光泽。对于润湿液的研究与开发zui近几年有所突破,如上海的“立德润湿粉剂”,可以说是效果较好的,如今我国胶印润湿液已步入一个新阶段,但有些印刷厂仍在沿用老配方。
  
  2.降低油墨乳化度。胶印中的油墨乳化过度大都是操作中水大墨多造成的,印迹看上去墨层很厚,但油墨分子成了水包油的状态,干燥后光泽性极差,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其它故障。水大墨多是胶印中zui犯忌的做法,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应常对操作者进行质量和技术教育外,建议使用“立德润湿粉剂”,因为该剂润湿性能较好,即使版面水分收得较小,也不容易上脏。既利于操作,又使成品有光泽。
  
  3.油墨中适当地加放辅助剂。在油墨中加放适当的辅助剂,可以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以便顺利印刷。绝大部分辅助剂对于成品光泽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防粘剂,主要原料为六谷粉,加入油墨后,印迹膜层表面由于玉米粉的析出而变得粗糙,成品光泽性就差。又如加入6号薄调墨油,既增加了流动性,也增加了印迹在纸上的渗透性,而且还降低了干燥性,对于印迹的光泽不利。因此,一般辅助剂加入油墨的用量,不得超过5%,若考虑光泽效果,应少放或不放。但氟碳表面活性剂则不同,它能防止墨层出现桔皮、起皱等表面缺陷,同时可改善印品表面的光泽。
  
  4.正确使用燥油。对于的亮光快干油墨,在温、湿度正常的情况下,自身已有足够的干燥能力。如遇以下情况应加放燥油:一是在冬季温、湿度偏低的情况下;二是油墨内须添加防粘剂、去粘剂、薄调墨油等的情况下,都应加放燥油。在工艺操作中,正确地使用燥油,对于成品形成光泽非常有利。这是因为纸张吸收连结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尽快使连结料凝聚,直至结膜干燥,是成品光泽好的关键。
  
  5.注意喷粉。喷粉同油墨一样,也会产生凝聚,特别是密封不好的袋装或桶装,喷粉受潮后,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喷到湿墨印迹上,使墨层表面结膜粗糙,降低了原有的光泽,因此喷粉要注意防潮。另外,喷粉装置的机构上有加热装置,在使用喷粉时应加以检查,加热装置是否失灵。
  
  6.正确调节机器。印迹墨层厚度是否达到标准,对于光泽也有影响。例如压力调节不良,网点扩大率高,墨层厚度达不到标准,成品光泽就稍差。因此,要把压力调整好,使网点的扩大率控制在15%左右,所印的产品墨层既厚实,层次又拉得开,光泽也有了。
  
  7.加凡立水(0号油)。这种油粘度很大,本身稠厚,可调节油墨浓度,使稀墨变稠,增加印品光泽度。
  
  8.加入亮光浆。亮光浆由光泽度很高的原材料加工而成,可增加油墨的光泽,但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出现粘脏、拉丝现象,影响光泽度。
  
  9.加入撤淡剂。当一些油墨颜色太深不符合专色印刷的要求时,需要将其调浅一些,这时不但可使油墨变浅,同时还能提高印品光泽。
  
  10.加入19#树脂油。当油墨流动性与转移性能不好时,可直接调入19#树脂油,这时不但能提高油墨光泽,且不影响多色套印印刷的进行。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网,https://www.pp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