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和凹版印刷品出现粘结的原因浅析
2013-05-07 10:52:54CPP114阅读量:1447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粘结”也就是印品墨之间的不必要黏接,印后的卷筒纸内部、平张纸之间或复合结构承印物中都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有几种原因可能产生粘结,常见的有卷筒纸收卷时张力大、溶剂残留量多、油墨中增塑剂含量高以及电晕放电处理过强等,有时也取决于企业的工艺条件。
在包装印刷中,溶剂残留量多是造成粘结的普遍的原因,印刷中没有挥发的溶剂致使墨层在压力下变软并粘到卷筒纸的背面。大多数工厂对产品进行抽样并测量单位面积上残留溶剂的毫克数来监测溶剂残留量。
油墨没有干送或“墨层表面结皮”可以引起粘结,墨层表面结皮的现象与墨层发找麻烦有关,油墨的表面“干燥”,而墨层里面部包含着溶剂。采用现代的水溶性油墨时,问题会更严重,因为这类油墨的干燥是不可逆过程。
墨层或连接剂中沸点较高的溶剂很难挥发,而且常常导致比较多的残留溶剂。有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乙二醇等,不仅可以引起粘连,而且可以产生讨厌的气味。分析粘结原因的步应该利用气相色谱分析(G.C)确定溶剂残留量,如果残留量高,则油墨的抗粘连性降低。假如印刷品进一步干燥能减少粘结,则溶剂残留很可能就是粘结的祸首。
增塑剂含量过高或连接剂分子量较低的油墨可能在干燥以后变软并发黏,一旦墨层表面变得太软,就会发生粘结。硝基油墨往往含有大量增塑剂,油墨配方设计师必须对增塑剂与硝化纤维的比例严加控制。另外,选择改性树脂时必须考虑到油墨配方中的增塑剂含量。如果选用软树脂,增塑剂的比例应该相应地减小。
就增塑剂引起粘结的情况而言,增塑剂的比例高,溶剂滞留程度也高;印刷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而变得更软。粘结试验可以说明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恶化的现象,试样受热或进一步干燥后,粘连性几乎或根本不会改进。
由于电晕放电处理过度所造成的卷筒纸粘结不是太普遍,却同样带来麻烦。电晕放电处理使墨层表面氧化并增加极性,终增大表面张力。这样的表面自然容易彼此粘结。
总之,在实际印刷中,出现粘结的原因有很多,必须对具体现象仔细加以分析,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包装印刷中,溶剂残留量多是造成粘结的普遍的原因,印刷中没有挥发的溶剂致使墨层在压力下变软并粘到卷筒纸的背面。大多数工厂对产品进行抽样并测量单位面积上残留溶剂的毫克数来监测溶剂残留量。
油墨没有干送或“墨层表面结皮”可以引起粘结,墨层表面结皮的现象与墨层发找麻烦有关,油墨的表面“干燥”,而墨层里面部包含着溶剂。采用现代的水溶性油墨时,问题会更严重,因为这类油墨的干燥是不可逆过程。
墨层或连接剂中沸点较高的溶剂很难挥发,而且常常导致比较多的残留溶剂。有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乙二醇等,不仅可以引起粘连,而且可以产生讨厌的气味。分析粘结原因的步应该利用气相色谱分析(G.C)确定溶剂残留量,如果残留量高,则油墨的抗粘连性降低。假如印刷品进一步干燥能减少粘结,则溶剂残留很可能就是粘结的祸首。
增塑剂含量过高或连接剂分子量较低的油墨可能在干燥以后变软并发黏,一旦墨层表面变得太软,就会发生粘结。硝基油墨往往含有大量增塑剂,油墨配方设计师必须对增塑剂与硝化纤维的比例严加控制。另外,选择改性树脂时必须考虑到油墨配方中的增塑剂含量。如果选用软树脂,增塑剂的比例应该相应地减小。
就增塑剂引起粘结的情况而言,增塑剂的比例高,溶剂滞留程度也高;印刷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而变得更软。粘结试验可以说明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恶化的现象,试样受热或进一步干燥后,粘连性几乎或根本不会改进。
由于电晕放电处理过度所造成的卷筒纸粘结不是太普遍,却同样带来麻烦。电晕放电处理使墨层表面氧化并增加极性,终增大表面张力。这样的表面自然容易彼此粘结。
总之,在实际印刷中,出现粘结的原因有很多,必须对具体现象仔细加以分析,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近日,四川包装印刷低VOCs源头替代座谈调研会在成都托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会议紧紧围绕低VOCs源头替代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 2023-07-03 18:32:15
- 8508
-
凹版轮转机,一般采用无极变速系统控制印刷速度,为了使各色印刷单元同步,采用一个主电机和无级变速器,用一根长的转动轴带动整个印刷系统。
- 2019-11-21 13:27:26
- 13128
-
探讨油墨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对我们印刷设计和实际印刷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从多年印刷上机操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因素对油墨转移量有影响。
- 2019-11-05 11:34:44
- 196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