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械打破僵局明确大方向
2014-08-22 09:25:29中国食品设备网阅读量:1841 我要评论
导读:包装机械随着包装市场需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小而散”的格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着重于包装机械设备材料以及技术等相关方面上至关重要,必须打破这种局面,确立并规划好未来的大发展方向。
包装机械是指能完成全部或部分产品和商品包装过程的机械。包装过程包括充填、裹包、封口等主要工序以及与其相关的前后工序,如清洗、堆码和拆卸等。此外,包装还包括计量或在包装件上盖印等工序。使用机械包装产品可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包装机械的发展为食品、药品的现代化加工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由于药品生产具有特殊性,药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方式,从环境要求到标识处理等较之食品包装更为严格,限制条件更为苛刻。这使得药品包装机械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械行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对包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包装的智能化已经是商品包装发展中势在必行的趋势。
从广义角度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基础包装机械工业才开始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仅瓦楞纸箱包装机械和一些小型包装机在国内占有一定规模和优势,此外,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包装成套设备仍需要依靠进口。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包装机械产量已达到67万台牗套牍,到2010年将增至93万台牗套牍。目前,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行业之一。但我国包装机械出口额还不足这一行业总产值的5%,进口额却与总产值大抵相当。
以2006年4月—8月我国包装机械进出口的一组数据为例。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容器洗涤或干燥设备5481台,出口总额达到了482,793美元;进口的同类设备虽然只有345台,而进口总额却高达10,571,652美元。封装、标签、充填机是我国出口量比较大的产品门类,4个月内总计出口488,056台,出口总额为11,064,972美元;进口同类设备不过2878台,进口总额却也达到了44,000,035美元。灌装机、包装机出口65,324台,总额为25,350,635美元;进口566台,总额为39,213,071台。
从这组数据可知,进口设备的单台(套)平均价格为24751.8美元,进口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出口中单台套出口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东等地。虽然,我国出口设备数量总数为558,861台套,进口只有3789台套,但两相比较,进口台套的平均价格是出口台套平均价格的678倍。这说明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呈现“小而散”的状况,以单件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多为成套或大型设备。可见我国目前的包装机械出口与进口相比,无论从产品质量、数量还是技术含量等各方面而言,都与国外产品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包装机械品种约有1300多种,配套数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从企业状况看,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缺少,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不多;从产品开发看,我国还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科研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而国外高达8%—10%。总的来说,我国包装机械和*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的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劣势。
当然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据技术较为*的包装机械的研发还处在仿制阶段,独立开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为此,不少国外大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和部件引入中国,在本土加工,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本土产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包装链高度自动化。国内食品厂、药厂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
有些食品厂、药厂即使使用包装机械,也只是应用在整个包装链的某个环节上,例如前段包装采用机械包装,而后段包装则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个包装链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是现代化企业推行GMP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环。真正的现代化包装机械的每个机械手均应由电脑控制,并具有对材质及厚度的高分辨能力。
机械功能多元化。食品、医药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下,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多种包材和模具更换的包装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一台泡罩包装机上既能进行铝塑包装又能进行铝铝包装,而且要求切换简单,所需更换的模具少。而目前,更换模具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如此长的时间无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
结构设计标准模块化。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如果想要推出一个新机型,需要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还要靠新设备收回高昂的设计成本,从而拉高了新机型的价格。未来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机型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之转换成新机型,把新机型的价格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大脑,也是下达动作指令的核心装置。目前,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厂家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这种设备不具有工业电脑(PC)所拥有的强大功能。对于多数传统机械控制设备来说,采用PLC是适当的,因为需要控制参数的数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机械离合器来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然而,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应用到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就无法对如此众多的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业PC将是好的选择。
我国包装机械要满足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参与竞争,就必须打破"小而散"的行业态势。业内人士也认为,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几个方向发展。
包装机械是指能完成全部或部分产品和商品包装过程的机械。包装过程包括充填、裹包、封口等主要工序以及与其相关的前后工序,如清洗、堆码和拆卸等。此外,包装还包括计量或在包装件上盖印等工序。使用机械包装产品可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包装机械的发展为食品、药品的现代化加工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由于药品生产具有特殊性,药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方式,从环境要求到标识处理等较之食品包装更为严格,限制条件更为苛刻。这使得药品包装机械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械行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对包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包装的智能化已经是商品包装发展中势在必行的趋势。
从广义角度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基础包装机械工业才开始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仅瓦楞纸箱包装机械和一些小型包装机在国内占有一定规模和优势,此外,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包装成套设备仍需要依靠进口。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包装机械产量已达到67万台牗套牍,到2010年将增至93万台牗套牍。目前,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行业之一。但我国包装机械出口额还不足这一行业总产值的5%,进口额却与总产值大抵相当。
以2006年4月—8月我国包装机械进出口的一组数据为例。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容器洗涤或干燥设备5481台,出口总额达到了482,793美元;进口的同类设备虽然只有345台,而进口总额却高达10,571,652美元。封装、标签、充填机是我国出口量比较大的产品门类,4个月内总计出口488,056台,出口总额为11,064,972美元;进口同类设备不过2878台,进口总额却也达到了44,000,035美元。灌装机、包装机出口65,324台,总额为25,350,635美元;进口566台,总额为39,213,071台。
从这组数据可知,进口设备的单台(套)平均价格为24751.8美元,进口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出口中单台套出口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东等地。虽然,我国出口设备数量总数为558,861台套,进口只有3789台套,但两相比较,进口台套的平均价格是出口台套平均价格的678倍。这说明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呈现“小而散”的状况,以单件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多为成套或大型设备。可见我国目前的包装机械出口与进口相比,无论从产品质量、数量还是技术含量等各方面而言,都与国外产品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包装机械品种约有1300多种,配套数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从企业状况看,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缺少,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不多;从产品开发看,我国还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科研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而国外高达8%—10%。总的来说,我国包装机械和*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的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劣势。
当然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据技术较为*的包装机械的研发还处在仿制阶段,独立开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为此,不少国外大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和部件引入中国,在本土加工,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本土产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包装链高度自动化。国内食品厂、药厂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
有些食品厂、药厂即使使用包装机械,也只是应用在整个包装链的某个环节上,例如前段包装采用机械包装,而后段包装则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个包装链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是现代化企业推行GMP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环。真正的现代化包装机械的每个机械手均应由电脑控制,并具有对材质及厚度的高分辨能力。
机械功能多元化。食品、医药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下,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多种包材和模具更换的包装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一台泡罩包装机上既能进行铝塑包装又能进行铝铝包装,而且要求切换简单,所需更换的模具少。而目前,更换模具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如此长的时间无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
结构设计标准模块化。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如果想要推出一个新机型,需要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还要靠新设备收回高昂的设计成本,从而拉高了新机型的价格。未来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机型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之转换成新机型,把新机型的价格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大脑,也是下达动作指令的核心装置。目前,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厂家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这种设备不具有工业电脑(PC)所拥有的强大功能。对于多数传统机械控制设备来说,采用PLC是适当的,因为需要控制参数的数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机械离合器来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然而,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应用到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就无法对如此众多的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业PC将是好的选择。
我国包装机械要满足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参与竞争,就必须打破"小而散"的行业态势。业内人士也认为,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几个方向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13.37%;归属净利润1558万元,同比下降78.08%;扣非净利润173.4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55%。
- 2025-05-06 11:41:54
- 9441
-
永创智能与京东工业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推进包装设备供应链数智化
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永创智能是京东工业在包装设备领域重要的战略伙伴,此次战略合作签约,是京东工业布局包装设备行业的一个重要步骤,标志着双方从“平台合作”迈向“供应链深度融合”。- 2025-05-06 11:41:03
- 9187
-
请标准起草单位按照标准编制要求抓紧工作,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保证标准编制质量和水平,按计划完成标准制定任务。
- 2025-04-03 11:29:34
- 19484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