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产业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当塑料环保遇到成本 爱恨民心两思量?

2015-01-07 09:29:21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1966 我要评论


导读:时常听闻满世界的环保口号,可一个简单的假设却足以让我们回归现实。若是一个塑料袋从一毛变为十元,多少人会选择购买?诚然,这只是夸张的假设,然而价格的变动,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思量。

  导读:时常听闻满世界的环保口号,可一个简单的假设却足以让我们回归现实。若是一个塑料袋从一毛变为十元,多少人会选择购买?诚然,这只是夸张的假设,然而价格的变动,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思量。
  
  可降解塑料袋价格高于环保袋
  
  据了解,目前农贸市场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根据大小不同,价格在0.2元/个至0.35元/个,比之前环保塑料袋0.15元/个的均价要高。
  
  昨日是吉林省“禁塑令”实施的第五天,据悉,路边小贩们也开始使用起质量相对较好的可回收塑料袋。提供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超市,每天塑料购物袋的销量下降了70%-80%。另外,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够结实等投诉也随之出现。
  
  虽然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好处多多,但是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仅1月4日一天,超市就接到了3起有关塑料购物袋的投诉。顾客拎着袋子没走多远,袋子就撑破了,打碎的商品也由超市进行了赔偿。过去的塑料购物袋可承受约10公斤的物品,而现在,5公斤左右的物品就可能撑破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厂家工作人员解释,承重量差可能与塑料袋的加工技术有关。根据质量要求,目前生产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在承重方面与传统塑料袋没有区别。
  
  可降解塑料多与生物塑料挂钩
  
  鉴于目前消费者对生物降解塑料的认知度不高,未来还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引导消费者接受这种环保材料,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智能包装、非石化来源的植物性塑料、驱动器等方面的发展,将使整个包装供应链更有效率,且形成有效的包装解决方案演变。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许多小企业和企业巨头纷纷投入巨资在其包装供应链和使用后可收回上,从而更“可持续”,短语“可持续包装”也将不复存在。
  
  如今社会中有一部分人是反塑胶制品群体,其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塑料包装产品,并且非常的怀疑可持续包装制品。包装业行业专家乔安海因斯表示,作为业内企业,若想获得更多消费者,改变他们的偏见,使可持续包装行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就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认知,以及包装实用性、整个供应链的大可持续性和使用后可回收性等方面。
  
  绿色包装误区
  
  拿塑料包装和纸品包装的对比来说,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废弃物容易处理的纸品包装才是“绿色包装”。其理由就是塑料包装不容易降解,如果采用焚烧的方式销毁则会产生有害气体,而纸品包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降解,即使是焚烧也很少会有有害物质生成。于是,“以纸代塑”已经成为很多人认同绿色包装的重要形式。
  
  比如,关于防震缓冲包装,一般都会认为纸质防震包装比起泡沫、气泡袋、海绵等防震塑料包装要环保得多。然而,这种性理解显然是一种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消费大众的浅层次的“常识”性理解,而并非考虑前因后果的科学性理解。事实上,一种包装是否真正属于“绿色”包装,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看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不同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比较,应该从材料加工的能源消耗、材料的持续使用性、资源的再生性、加工及使用的污染度以及加工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此才能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而不至于对“绿色”材质作出简单而片面的理解。
  
  环保接轨成本不可避免的问题
  
  即便是发展居于前列的地区对于绿色印刷的探索也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障碍需要跨越。事实上,绿色塑包在成本上没有优势,在招投标时也不能加分,相关部门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终端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埋单等,这些都是现今所面临的困难。
  
  是在做的过程中,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社会与经济效益,也是要考量的。对于绿色塑包能给商业印刷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利润,不少受访的企业都表示,在短期内并不乐观。同时,不少印刷企业对绿色塑包的未来既有观望心态又抱有很大期望。不过这份期望是在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大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尤其是在政策、资金、税收方面的支持,加大对绿色印刷宣传引导及检查、监管力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