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5-02-24 11:08:21智能制造网阅读量:18889 我要评论
【包装印刷网 行业动态】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它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智能制造的实践中。据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3.2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0.8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有五大突破性技术:
1、数字孪生与机器人精密装配技术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弱刚性大型航天构件数字孪生精密装配技术”成功解决了航天装备制造中高精度装配难题。该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虚拟感知与实时优化,替代传统人工试装,使机器人一次装配成功率达到十微米级精度,显著提升了航天装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实际生产,标志着我国在复杂构件智能化装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2、自主工业机器人工艺软件平台
由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开发了“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程序集成开发平台”,实现了对全球90余个品牌、800多型号工业机器人的兼容,覆盖焊接、喷涂、打磨等7种典型工艺。据悉,该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如DBN网络推荐、强化学习优化)实现了工艺参数的自动化推荐与优化,并在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领域完成示范应用,打破了国外工业软件垄断,推动高端制造智能化转型。
3、重大装备智能化突破
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制成功,突破90余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的空白,助力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
超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大直径17.5米的“山河号”和16.64米的“江海号”盾构机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隧道工程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能力提升。
智能农机与核电装备:600马力混动拖拉机融合新能源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实现设备100%国产化,带动产业链韧性提升。
4、智能算力与人工智能基础支撑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增长74.1%,为AI驱动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上海等地计划到2025年建成100EFLOPS的智能算力集群,推动大模型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
5、清洁低碳氢能与绿色制造技术
三部门联合推动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计划到2027年形成氢能技术推广和产业集聚区。同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启动,覆盖钢铁、锂电等15类工业产品,加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8。
未来5-10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成就与展望
1、数字孪生与全流程智能化普及
到2030年,数字孪生技术将从航天、航空等高端领域向汽车、电子等制造业全面渗透,实现设计-生产-运维全流程闭环优化,推动制造业整体效率提升30%以上。
2、自主工业软件生态成熟
通过政策支持与产学研协同,国产工业软件将突破核心算法(如工艺优化、多模态学习),形成覆盖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的全链条软件生态,国产化率有望超过70%。
3、“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工信部“512工程升级版”计划提出,到2027年建成1万家5G工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能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浙江、江苏等地将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实现L3级自动驾驶量产。
4、绿色制造与能源技术突破
氢能应用:工业领域清洁氢能技术(如氢冶金、氢能储运)将实现商业化推广,助力钢铁、化工等高碳行业减排30%。
太空发电技术:基于段宝岩院士的“OMEGA方案”,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建成首个太空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推动能源结构革命。
5、高端装备全球化竞争力
超大直径盾构机、智能农机、核电装备等将依托“一带一路”输出,形成国际标准制定能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高端装备出口占比将从目前的20%提升至40%。
总结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未来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迈进。预计到203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输出和标准制定的核心力量!
以上内容由DeepSeek生成,智能制造网梳理补充。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2025年版《参考指引》基于制造企业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发展趋势,从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等8个重点环节,凝练出40个典型场景,并围绕场景业务活动、核心问题、实施路径与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 2025-04-28 11:34:23
- 3804
-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 2025-04-27 11:39:56
- 4439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5-04-25 11:14:53
- 711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