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无需分拣,北京大学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2025-07-01 11:36:07生物塑料研究院阅读量:3481 我要评论


  每年全球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绝大部分废弃塑料因难以高效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中而造成严重污染,成为困扰全球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今,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将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转化为多种高价值化学品,打破了过去塑料回收只能热解、焚烧、填埋或者必须经过繁杂的“挑干净、分品种”才有可能回收处理的技术局限,为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出全新道路。这一成果6月2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据介绍,面对废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北京大学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员和大连化物所徐舒涛教授开发出全新“正交转化”策略。简单说,就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混合废塑料中的各种关键化学结构和成分进行识别,根据其不同化学特性,为不同批次的混合废塑料设计“化学反应”方案,再采用有针对性的催化剂,高效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双酚A、丙氨酸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更重要的是,所有混合废塑料不需要经过复杂且低效的分类和分拣过程。
 
  他们从20克真实塑料混合物(包括聚苯乙烯泡沫、聚乳酸吸管、聚氨酯管、聚碳酸酯口罩、聚氯乙烯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聚乙烯滴管和聚丙烯瓶)中获得了8种以上的独立化学物质:1.3克苯甲酸、0.5克增塑剂、0.7克丙氨酸、0.7克乳酸、1.4克芳香胺盐、2.1克双酚A、2.0克对苯二甲酸和3.5克C3–C6烷烃,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团队表示,由传统化石资源转化产生的塑料,在使用废弃后应作为重要碳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废塑料中碳氢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希望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为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新的路径。(来源:央视新闻、北大新闻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